标签:
虱子头皮屑体虱宿主梳子广西 |
分类: 往事如烟 |
“虱子王”是许多年前,女儿曾经被她父亲戏称的一个绰号,并不敢外传。
在美国迪斯尼动画片“狮子王”第一集热播期间,我读小学的女儿收到了朋友送的这张光盘。她非常喜欢,她会唱片中所有的英文歌曲。一天,上小学的她和往常一样放学回家,我们发现那2天她多了个毛病,经常挠头。我发现她的头发有了“头皮屑”,用手拔开头发一看,好像“头皮屑”会动!天啊!是头虱!!!我顿时惊恐万状,怎么可能?!住在北京,良好的卫生环境,我们又是学医的,女儿怎么会染上虱子?当时我的头皮都发麻,真不知道去哪里还能找到灭虱的药物。
经过思考,我决定用最直接、最原始的人工法灭虱。让女儿趴在椅子背上,我用梳子一点一点、一片一片的清扫。(当时多想有一个“箅子”啊,这也属文物了,已无处可寻)。通过用梳子、手指的反复箅滤,找出了几十个大小不等(辈分不同)的虱子,还有疑似虱卵的“异物”。处理方法是用剪刀从发根剪断头发“根治”。几个小时的努力,女儿已小睡了几觉,我终于停止了已近强迫症似的治疗。为此,我不得不给女儿剪了个超级短发。
有果必有因,追根寻源,通过询问女儿,才找到她的病源。她的好朋友暑假去广西农村的姥姥家玩,在那就被传染了,也经过了治疗,回北京后也没有重视,她和女儿经常亲密无间,头顶头的一起看漫画书,导致她头上的虱子找到了更广泛的居住空间,又有了繁衍发展的机会。令我担心的是,女儿的虱子能否被灭绝,不再复发?她会不会传染给我们及其他同学?
虱子的生存和繁殖能力是超强的。那几天,我的强迫行为就是每天、多次抱着女儿的头,用手拨弄她的短发,就像大猴子给小猴子理毛一样(据说猴子是在找身上的盐粒吃)。同时,我们全家也添了毛病,彼此察看头发,连发现了头皮屑都要反复研究,观察是否是“活的”。草木皆兵了一段时间。阿弥陀佛,没有发现复发的迹象,虱子团终于让我彻底歼灭,一网打尽了。我们全家也没有幸成为广西“客人”的宿主。从此,我女儿就被称为了“虱子王”,她不喜欢这个称谓,所以只能在家里内部消化了。
谈到虱子,大城市的人已经对此没有什么概念了。但是,如果在谁身上发现了虱子,哪绝不亚于人们对烈性传染病的恐惧,宿主一定会被大家所排斥、孤立的。女儿朋友的父母可能就是因此才没有告诉别人,当然,我也不可能去调查还有谁是受害者了。
我第一次见到虱子并不是我做医学生的时候。那是文革期间,我的邻居家里来了外地客人,是从北方的一个小城市来的姐姐(我也不记得她有多大了,只记得她比我高)。一天下午,我看到她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腿上抱着刚收回已晾干的衣物,在阳光下安静的一点点的整理。我好奇的蹲到她旁边,想看看她在做什么。发现她把衣服从里到外翻过来,沿着接缝处寻找,发现什么就用双手的指甲盖一挤,有时还听到“啪”的响声。我问她:“你在干嘛?”她头也不抬,很平静的回答:“找虱子。”“虱子?”我一头雾水,她居然能找到虱子。我要求她在杀死虱子之前让我看看虱子的样子。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活虱(体虱),除了好奇好像也没有什么恐惧感,但留给我很深的印象。有意思的是,这个姐姐没有留给我什么其他的记忆,除了这一幕。现在想起来,她平静的神态和娴熟的手法一定是早已习惯这一切了,找虱、灭虱早已是她生活的一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