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艰难的采访之路(下集)

(2008-05-16 18:22:33)
标签:

经历

校园

    第三天,我一路踮着脚尖再次来到施工现场,大雨把尘土熄灭了,我早上8点多就赶去了,那天遇到的

工人更多了,我一到所有人都围了过来,“小妹妹,是不是要找干活的啊?”原来是路边等活的,不是施工队的……“啊,我是来找施工队经理的,你们有没有看见?”“西边去看看吧……”“别瞎说,去东边,肯定在那呢!我有点乱……

 

    西边去了一趟,没发现,往东边走吧,路上遇见了前天的工人丁,他认出了我,我很高兴。走到离学校最近的一个施工点,采访终于有了眉目,一个姓姚的工长给了我经理的电话,那一刻我真是想哭啊,好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三天了,我盼得花儿都谢了,草儿都黄了!

 

    电话过去了,我握紧汗淋淋的手……“你好,请问您是凌西大街道路排水工程的项目经理么?”“是啊。”“我是渤海大学校报的记者……”  ……

 

    采访算是有了结果,但是还需要一些细节加以润色。停工后现场负责看护的工人是个外地人,我和他聊的很投机,他告诉我十多天前工人们就都撤了,我问他什么时候能光荣完成任务,他笑了,不知道,上面没命令,我就得守着!那时,我觉得身边的他很朴实,有种亲人的错觉。卖粥的大娘把嘴凑到我的耳边告诉我:听说是你们学校不叫修路哒!我睁大眼睛表示惊讶,其实,那时我已经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只是我想让大娘觉得,她为我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大娘指了指脚上的鞋,你看,这是早上新换的,昨天那双全是泥!我有点不忍,这条路,真的不能再拖了。

  

    新闻的反响还不错,只是我没能从院长那得到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了解学校的态度,这个一直让我耿耿于怀。昨天我又去了西门,还是老样子。我撒了谎,对很多人,我不是什么校报的记者,我只是个新闻学专业的大二学生,我在想,如果是锦州晚报,辽西商报报道了这件事,那么路早就恢复施工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