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镇到雪山
那是一种向往:
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民族,
一座有800年历史的古镇,
一脉离赤道最近的雪山。
所有这些梦幻般的事物,都集中在一座梦幻般的古城——丽江。
丽江是纳西族人的家园,而纳西族是羌族的一支。甲骨文中有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关于民族(或氏族、部落)称号的文字,即“羌”。它是中国人族号最早的记载。仅凭这一点,纳西人就足可“傲视群族”。
纳西族是一个“梦幻般”的民族。历史经历了数千年的沧桑,但纳西人仿佛站在高高的玉龙雪山的顶端,淡淡地微笑着俯视这一切。而这一切,也许都源于他们所谓的“慢”。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似乎要说明纳西人的生活节奏之慢。一名美国的哲学教授走在古城最著名的四方街上,见到一位88岁的纳西老太,他问老太在干什么,老太回答说在“烤太阳”,他发现每天都有这么一群老太在四方街上“烤太阳”,他本以为是纳西族生活很富裕了,没什么事情做,所以才这么悠闲,后来发现纳西族老太的家里居然什么电器都没有,唯一有的是电灯,他觉得纳西族是一个懒散的民族,就对老太说“你们总是这样,什么也不干,什么都慢,所以永远都只能甘于贫穷。”这时候老太对他说:“我母亲告诉过我,人一生下来,就已经有了一个既定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坟墓,你走得越快,离它就越近,我们慢,所以我们活得长……,你们为什么还要这么着急的向坟墓奔去呢?”
我有幸在四方街上拍到了一位纳西老人(纳西人称为胖金妹),
她那古铜色的面庞,淡定从容、思无所思的神情,本来就是一尊雕像,如果没有她脚下的那只小狗,人们也许真的要怀疑她是不是“活物”。纳西人“永恒”的奥秘,也许就在这里。
纳西人的自然、开朗与热情,我深切地体会到了。由于我晚上要赶航班,司机特意叫了一位导游马小姐,导游了解情况后,又主动叫上了自己的母亲。因为导游对自己的民族语言不太熟悉,好多事情搞不定。果然,马小姐的母亲一路“过关斩将”,用纳西语“打通”了重重关节,在排队等候班车和上索道等几个环节上,节省了不少时间。我惊奇地发现,这位胖金妹在进行“公关活动”时,节奏一点也不慢,其干练麻利,可以说让我瞠目结舌。我尽管免不了还有“加塞”的感觉,但对于纳西人的了解,更深了一层。也许,这是纳西人“永恒”的另一个侧面。
丽江古城初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大约有800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古城。据说是因为古代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如果筑城墙,就犹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这样显得不吉利,其实,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纳西人的开放精神。
古时的城建方法,多是先行开河,然后依河布街辟路,再修筑屋宇。丽江古城领受着雪山甘露的滋养,水源亘古如一。雪山泉水分三股穿城而过,又在城中变幻成无数涓涓细流,如春风般入院过墙,流遍家家户户。因此,丽江可谓是中国古代依水建城的活的化石。古城还保留了很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均是土木结构,黑瓦覆顶,多为三坊一照壁,也有一些四合院,门楣上多雕以花鸟图案,且均浓墨重彩,令人望之如入彩云紫霞之中。
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广场,其名取“权镇四方”之意,广场的形状也像方形的大印。也有人说是因为这里的道路四通八达的缘故。的确,四方街是由互相连接的店铺围成的一块方形广场街面,是昔日茶马古道上的货物集散地。这里,白天是商贾的天下;夜晚,则燃起篝火,跳起锅庄、阿丽哩、芦迪舞,通宵达旦,变成了歌舞的盛宴。将白天纯粹的商业活动和夜晚纯粹的娱乐活动划分得如此黑白分明而又融合得如此自然妥帖,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恐怕也只有这一座城市了。
据说冲洗广场的法子颇为奇妙:下午集市散了,人们就用三块铺板在卖豌豆桥下(现改为卖鸭蛋桥下)一闸,西河水就渐渐漫上河岸,流向广场。四周店铺的主人则用棍乘水势搅动,污垢泛起,污水就流入东河,灌溉农田去了。剩下的,是晚上歌舞的净洁的广场。
这的确是一座梦幻般的古城,氤氲在这里的,是历史的灵魂和不散的诗情。当我从小街上随意拐进一家店铺,居然发现店铺的后面是通透的,再向里走,居然发现可以俯瞰古城,砚形的群山环抱着如波浪起伏的墨瓦屋顶,竟然是个极佳的拍摄地点。带我参观的张老师,是年轻的80后,她的随手一指,形成了一种奇妙的构图——现代生命与古老城镇的经典对话。

梦幻的极境,在雪山。
第二天早上,整理好行囊,向雪山。
路,太干净了,我真的不忍心走得太快,惟恐车轮碾破了路上的每一颗水珠。我央求司机慢一点,司机说时间紧张,而后座的导游小姐和导游妈妈笑了。

雨和阳光,都是时有时无。导游告诉我:“在丽江,什么都可以信,惟独天气预报不可信。”
云,那难以述说的洁净、轻灵、轻柔和变幻无方。我没有更好的词句,想起了20年前抄录的白桦的《云南的云》:

你透明,
因为你太纯净
离灰尘很远,
离太阳很近。
你快乐,
因为你淡泊无争
既不积累实利,
又不收集虚名。
你自由,
因为你太轻盈
刚刚还在山头徘徊
转瞬之间又飘然远行
你幸福
因为你勇于牺牲
为了花常开,叶常青
你洒尽了化为泪雨的生命
你美满
因为你领悟了永恒
永恒就是花开花谢
永恒就是死死生生
你也有痛苦
因为你太多情
大地如此美丽
你有多少爱才能把债还清?
据说,这首诗在当年曾被怀疑有“自由化”倾向,如果真的是这样,首先有“自由化”倾向的,一定是丽江的云!
我到了甘海子——一个观察雪山全貌的最好的地方。
云开了,猛然,我看见了雪山。
我的震撼,超出了我的想象,因为眼前的景象,超出了我想象的极致——梦幻。那是在天堂或是地狱才有的景象!

然后,我乘缆车上了雪山。
我只能无言。因为我知道,面对雪山,就是面对神圣,只能无言。
这里,是诗人噤声的地方,是诗人的家,是诗人心中的墓地。

纳西族—古镇—雪山,似乎是一种天然的逻辑,他们联系在一起,就像高原与雪山、云与雨联系在一起那样自然,他们共同构成了历史—文化—自然的完美——一种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完美!
从古镇到雪山,一次远古之旅,一次神圣之旅……
(说明:7月底到云南丽江为EMBA班讲授“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家精神”课程,承蒙接待,顺便游览了丽江古镇及玉龙雪山等地)
2008.8.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