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作家王源
作家王源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318
  • 关注人气:1,4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压岁钱的多寡=父母放心指数高低

(2011-02-05 01:02:36)
标签:

给父母压岁钱

分类: 五蕴无我

                                                              偏执的帽子

    一个关系很不赖的姐姐很艳羡我,她觉得我一个人在外地打工,逢年过节就削尖了脑袋赶回家,只为了带回一大堆并不贵的礼物,只为了和亲人们在一起呆上几天,是一种天大的幸福。姐姐的父母都是退休的军队高干,生活无需姐姐操心分毫,她想给父母钱表孝心,也根本是画蛇添足,想陪伴父母身边——父母老来爱上了旅行,天南海北去游玩,聚少离多。年关了,这位姐姐更新了说说,只有三个字:压岁钱。

 

我了然这位姐姐“压岁钱”三个字背后深重的内容,她的情愫也不是我们这些普通的打工者所能切身感受到的。作为普通劳动者,我们的身后并没有一个很殷实的家庭,我们无法超脱“钱”,我们时时刻刻需要钱,尤其是年关的时候,我们恨不得全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塞满了红色的钞票,我们回家过节,用钞票换来大堆大堆的礼物,用钞票给年迈的父母、更加年迈的爷爷奶奶,年幼的弟妹,还有幼小的侄子外甥换来礼物。

 http://s10/bmiddle/521f7b47t9b77dc5a75f9&690

除了礼物之外,为了弥补常年在外打拼,并不能随身侍奉父母老人的缺憾,我们还会给父母包红包,一是为了图个喜庆,二也让父母释然:毕竟孩子在外还能落下点积蓄来——可喜可贺。街坊邻居都知道我是一个孝顺的姑娘,每年给父母汇钱,年末了还要给红包,数字绝对不小。邻居们评价我的孝顺,绝大多数是从母亲嘴里透露出的钞票数目来评价的,但是从我的角度来说,我真的认为过年给父母压岁钱的数目多寡与孝心的大小没有多少关系。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自来京打拼,父母甚是担惊受怕,几日不曾打电话回家保平安,父母亲就会急惶惶的打电话过来询问。电视上、报纸上、坊间的关于“北上广”难混日子的传言太多太多了,导致父母以为他们的女儿在北漂的大流中,日子也甚是艰难,虽然他们的女儿也足够优秀,但是,谁都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就这样,为了让母亲放心,我从不吝啬给父母的红包,钞票的数目包含了两个让父母宽慰的无言的解释:你们的女儿在京混的很好,请心安;女儿在外打拼,导致家人聚少离多,红包补偿物质上的顾及不到,精神上的照顾不周就只能仰仗于平日的电话交流了。

 

父母真的在乎红包的厚薄吗?从我自身来说,每次母亲都训斥我:自己赚的钱给自己用,家里不需要你的钱,你爸的老胳膊腿又不是不能动!母亲训斥她的,我这边照样按时汇钱回去。这天下做父母的与孩子的缘分又有多少个年头呢?能珍惜多少分就不遗余力去做吧!

 

过年了,给父母多少红包,真的不是评判你孝顺与否的标准。在我看来,给父母多少压岁钱,只是你向父母传达的一个讯息:红包厚一些,说明你的事业红火些,父母就更放心些——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事业风生水起?红包薄一些,说明你有惦念父母的心,其他的,双亲根本不在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