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之重——威海

(2009-08-04 21:58:25)
标签:

历史之重

威海

刘公岛

甲午战争

北洋水师

《马关条约》

英国强租

旅游

分类: 旅游散记

历史之重——威海


威 海



  威海的刘公岛之行,大饱海天风光,可踏进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那一刻,心情不禁沉重起来,那是怎样的一段历史啊!

威海的名称由来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防倭寇侵扰,析辛汪都三里置设威海卫,原为文登县地,永乐元年(1403年)建城,名寓“威震东海”之义。“卫治极山东之东,三面环海,一城负山,形胜险要甲于天下,盖海防一重地也”(明谷景阳《重请威海卫印记》)。威海之名从此始兴。威海即由此而来。

刘公岛的美丽的传说


  大约在四百多年前,有一支南方商船队出海打鱼,行驶途中遇到狂风巨浪,这些人一边祈求海神娘娘的保佑,一边与海浪作搏斗,但是都没有成功。就在他们无力自救、放弃生存希望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的海中有火光闪动,此时他们欢呼雀跃起来,使出全身的力气划到火光附近,这才发现火光是从一个孤岛上的茅草屋里散发出来的。他们借着淡淡的灯光将船靠了岸,由于他们在海中与恶浪作搏斗消耗体力过大,所以刚踏上海滩时便晕倒在地上,当他们醒来之后才发现自己是被两位热心的老人所救,老人给他们端来了热气腾腾的姜汤和玉米饼子,但是奇怪的是这些饭怎么吃也吃不完,他们边吃边想是不是遇到神仙了?是不是他们的祷告起了作用?于是就问这两个老人叫什么名字,老人告诉他们说叫刘公刘母。等他们吃饱后,老人又给他们安排好休息的地方,并转身离开了。第二天清晨,天气晴朗,海面平静,是个出海的好天气,他们想在走之前当面感谢老人的救命之恩,可他们找遍了整个岛也没发现个人影,于是就在沙滩上叩拜再三离开了。后来凡是在海中遇难的船只都会受到老人的接济和指航,人们为了感谢老人的大恩大德就在这岛上建了一座刘公庙。时间长了这岛也就随之称为刘公岛了。
  
  据专家考证,早在战国时期岛上就有人居住。东汉末年,有一个刘氏家族为了避免曹氏后裔的迫害而流亡到这个岛上。来到这儿之后发现此岛依山傍海,风景秀丽,于是就决定在此定居下来,并以自己的姓氏--刘氏来命名这个岛,即刘家岛。后因这个美丽的传说“刘公岛”之名流传开来。

历史上的刘公岛


  刘公岛真实的记录一段屈辱的历史。北洋水师1888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由於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清政府也因此于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除赔偿巨款,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外,还增开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军队驻扎威海卫。它给后人留下的是刻骨铭心的历史教训:“腐败亡国,落后挨打”。

  1898年,英国强租威海卫。1900年,设威海卫行政长官署,属英国殖民部。
  
  作为闻一多先生笔下“七子”之一的威海卫,曾经被英国殖民主义者强行租占32年(刘公岛42年)之久。1930年10月,中国收回威海卫,置威海卫行政区,直属国民政府行政院。

  海风吹起,吹散心中那份沉重,却拭不去历史的真实存在。

历史之重——威海

历史之重——威海

历史之重——威海

历史之重——威海

历史之重——威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