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之重——烟台

(2009-08-04 19:58:34)
标签:

历史之重

烟台

被迫开埠

领事馆

洋行

商行

经济掠夺

分类: 旅游散记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烟台与威海,除了大海的魅力感召着来此的游客,其背后的历史承载让来这两个城市的游人更多了一份震撼。 

 烟 

 

烟台山附近的小巷,默默无闻地散落着古朴无华的西式风格的建筑物,好像在对每个来往的游人诉说着一段不寻常的历史。

 

烟台名称的由来

 

据记载,烟台名称,源于烟台山。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为防倭寇侵扰,当地军民于临海北山上设狼烟墩台,也称烽火台。发现敌情后,昼则升烟,夜则举火,为报警信号,故简称烟台。烟台山由此得名,烟台市也因此而得名。 

 

烟台被迫开埠 

 

更让人心痛的历史随着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火而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被迫签署的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登州(今蓬莱)成为增开的11处通商口岸之一,后因英方勘察代表认为登州"滩薄水浅",看中烟台芝罘这一天然良港,1861822曰,烟台被迫开埠。 

 

烟台开埠,标志着烟台半殖民地化的开始。西方列强乘机而入,纷纷涉足这古老的海滨。英国人依仗在烟台开埠的特殊地位和最先来到烟台的有利条件,在烟台山上最好的地段购地盖起了领事馆。继英国之后,法国、美国、挪威、瑞典、德国、日本等国先后在烟台山上设立领事馆,从1861年烟台开埠至1932年共有17个国家在烟台设立领事馆。西方国家除在烟台山设立领事机构外,还在山下设立洋行、银行等,以加强经济侵略。1864年(同治三年),英国商人在烟台山下首设和记、汇昌两洋行,经营进出口贸易和航运代理等业务。至1891年(光绪十七年),有英、德、美、日等国外商,洋行11家。甲午战争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承认外国在华投资权,烟台遂成外商主要争夺市场之一,洋行急剧增加。1901年,外商发展到26家,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增加到40家。其中以日本商行最多,达19家,英、德、美次之。这些洋行,依靠其驻烟台的领事机构和对海关的控制,基本形成了垄断性经营,控制着外贸出口和航运权,从事着鸦片贸易等非法商业活动,将大量农副土特产品低价掠走,把大量外国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到烟台及内地市场进行倾销。 

 

烟台山及山下的那些沉寂的建筑无不告诉来访的游客,历史属于过去,不需要给它添抹任何色彩,它就是历史,它成于历史,归于历史。

 

历史之重——烟台

 

历史之重——烟台

  

历史之重——烟台

 

 历史之重——烟台

 

历史之重——烟台

历史之重——烟台

 

历史之重——烟台

 

历史之重——烟台

 

历史之重——烟台

 

历史之重——烟台

 

历史之重——烟台

 

历史之重——烟台

 

历史之重——烟台

 丹麦领事馆旧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