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国文化的小学生
(2009-04-10 21:48:51)
标签:
《论语》《论语别裁》南怀瑾小学生学习杂谈 |
分类: 心情感悟 |
我是中国文化的小学生
没有想到,博客中的读书笔记,会让朋友觉得是我的见解,让我羞愧难当。我想,我该再写一点东西说明一下了,尽管在最初有过一个说明。
我何德何能,惭愧惭愧!在中国文化经典这方面,我是个名副其实的刚入门的小学生。
在我的博客中放置的关于南怀瑾《论语别裁》的读书笔记只是文摘而已,完全来自南怀瑾先生著述的《论语别裁》(《南怀瑾选集》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没有我本人的个人理解和见解。
只是因为我平常看书有个不好的习惯,容易半途而废,所以想到用这样一个公众方式(放在博客中,让朋友监督)以期能督促自己认真把书看完。
尽管后来发现要把书中的要点输入电脑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一直在坚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喜欢上了这本书。
南怀瑾先生用他的博学和幽默将中国的这部文化经典讲解得妙趣横生,融贯古今中西,不仅让读者领会《论语》的语言魅力,文化魅力,也让读者在古今中外的纵横比较中获得广泛的知识。
儿子刚小学时,学校要求背诵经典,当时,我只是陪儿子一块囫囵吞枣地背诵过《论语》的一部分,没有理解的背诵。但看到在现代社会常见到的词句竟然出现在其中,心中无不为其穿越时空的魅力所折服,更有听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于是,有心读读《论语》的解释本。在书店无意中看到南怀瑾先生用独到方式对《论语》进行的诠释,被吸引住了,买了下来。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原本是一句对书呆子不关心世事的讽刺,最近自己的一些经历,却让我感觉到这本“圣贤书”的超强威力。那次学生的离去,一整天我无法从悲痛中解脱出来,无心与人交谈,食不甘味,散步没有了往日的轻快心情,我知道这样继续下去,一定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但无能为力。在临睡前,习惯性地捧起这本《论语别裁》,看着看着,心渐渐平静了下来,那一晚平静入睡。这不是偶然,后来有过几次,心烦意乱的时候,当捧起这本书,尤其是,在电脑前把书中的要点输入电脑的过程中,竟完全沉浸在其中,忘记了一切身外之事,心中的烦乱也无有了容身之地。心想,难怪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之说了,原来圣贤书确有其魔力。
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摘抄在博客中,希望,和像我一样,对《论语》感兴趣,对中国文化有兴趣,却没有太多时间真正接触它的朋友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