崀山行·情意随(四)
(2008-11-06 11:44:27)
标签:
嵣新宁八角寨小孩八音岩热情旅游 |
分类: 旅游散记 |
8月7日八角寨
Y老师说八角寨非常有特色,值得一看,他准备陪我们同行。我们不忍,昨天牛鼻寨时就够让他受累了。于是,吃完早餐,等车到8点才开。S陪我们一起去八角寨,她说她有个同学在那里。
原听说到八角寨没车,到亭子处下车后要走12里路才能到。刚听说,我们还不以为然,想当初一天上下衡山,全是徒步,行程七、八十里山路,在张家界、庐山时,不也是走吗?!不过,有一个区别我们当初没想到,那就是衡山、张家界、庐山的行走都是在景区内,沿途总有什么看一看,而这里要走的12里路是景区外,由下车处到景区的入口售票处。
我们搭车到了亭子处,S说,走公路要走约12里路,有一条小路,山路,要近得多,但不好走。有近路,又有小路,凭我们往日的经验,这林中小路尽管难走一点,应该至少是阴凉的。于是,我们欣然同意走小路。但是,天啊,这林中的小路怎么也是那样暴露在烈日下?!Ca还不时的发现什么松树被切下了皮接松油,什么花、草的,我却无暇顾及那路边的一切了,这高低不一的路,滚烫的天,滚烫的地,叫我够受了。
好不容易到了S的同学L家,她正在和她母亲吃早中饭,听说了我们的来历,她马上带我们出发了。路仍然是那样的烤人。
到了入口处了,那里的管理人员与S的同学L是什么亲戚,我们的门票全免了。L亲戚家的两个小男孩听说我们是老师,不顾家人的劝阻,硬是陪我们一起出发了。
一路上,景甚少,从底到顶有1700多级。不敢想像,如果闷头爬上去会是什么心情。幸好有这两个小男孩,一个小个子,说是有14岁了,从他嘴里嘣出的英语单词和句子证明他没有说假话,另一个高个子年龄要小,他俩一路上给我们介绍这种植物叫什么,那种植物结的果叫什么,能不能吃,什么时候有,这种花名什么,那样植物的根可以吃。他们还动手挖一种植物的根,说是党参,吃起来有凉丝丝的甜味,还带有丝丝药味。不时,他们摘来一束花,这种花很特别,像是一串倒挂的紫色风铃,我和Ca看得入神,欣喜不已时,小个子男孩大笑道:“上当了”“上当了”。原来,他是看到那上面有好多蚂蚁,故意来试试我们,看我们是否发现“上当”。结果,我们真的上当了,没有发现蚂蚁的可怕,却被花的独特吸引了。他见我们真的很喜欢那种花,又攀到路边的书上摘下两串,给我和Ca一人一串。到了一个景点,他们便给我们细细地讲景点命名的来历。
小山峡旁有一座山的山壁上好像是五指印,小男孩便解释说道:此处叫手掌山,对面的山是观音菩萨。传说,当时一个人赶着一群羊经过那里,迎面遇上观音,因为赶羊人提及观音的儿子,一个不肖的儿子或是什么的(因为他讲得话是新宁话,听不太清楚),惹怒了观音,于是观音一巴掌过来,那个人就成了一座山,脸上一个手掌印,他的羊群也就成了一群山。绘声绘色,如果他做导游的话,一定会是一个极棒的导游。
他们听说我们是老师,顽皮地说要考考我们。我们不知他们要考我们什么,想看看他们如何考。这两个“考官”倒真厉害,出了两个上联,要求对下联。一个是:“云台山云动山不动”;另一上联为:“人轻担重轻挑重”。这下可真把我们给难住了,只好让他们说下联。分别是:(可惜第一个的下联没有记下);“脚短路长短走长”。看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仍在他们那里得到了不断传诵。我们这些自以为现代文明的拥有者面对着他们,悟出我们失去的一种宝贵的遗产。
他们的山歌、笑语洒了一路。快到山顶了,他们问我们是不是去拜观音菩萨,拜了的话,将来就会生双胞胎,也许他们觉得双胞胎还不是最完美的,便补充说,拜了就会保佑你们生一个龙凤胎。真是一张巧嘴。经过一片被烧毁过的树林时,他们告知说这是广西人烧的。八角寨原本全部属湖南省,出名后,广西争着说有一半是他们的。本来山顶有两座庙,一座湖南的,一座广西的,现在只剩下广西的了,湖南的被广西人烧掉了。关于这座山的官司还打到中央去了。结果是,两省各一边。在一处有“八角寨”字样的地方我们准备拍一张照片留作纪念,小孩说,别拍那个,那是广西的,以前那上面是写的“湖南”,后来被广西人剐掉加上了“广西”。他们的这种爱乡之情,我们理解,但也许是离我们的生活实在太远,因而愤慨之情不如他们强烈,觉得是谁的并不妨碍我们对其的欣赏。不过想想,如果我家乡的某一处被别人强霸去,我也会义愤填膺的。
到达顶峰时,已是十二点多了,无树木的遮掩,正晒个当着。也许是一路疲乏,根本无心在烈日下欣赏四周的景色,匆匆地,我们便下山了。两小孩仍是叽叽喳喳,好像有说不完的故事,讲不完的笑话,别看他们个子小,年龄不大,走起路来飞快,还抢着帮我们背包,提袋。
没有与两个小男孩合影留念,乃是此次出游的一大遗憾。
下山后,L一定叫我们去她家吃饭,S也力劝,她的眼镜不意留在L家了。L说,她已让母亲准备午饭了。唉,这么好客,我们只好到处留下情债了。又是鸭子,又是肉,其实L的家境并不好。我们于心不忍,但只好把她们的好记在心中,以期以后能有报答的时日。想与他们家合影作个纪念,L的母亲硬是不肯,L说,她母亲从来不照相,说每照一张,人就少了一个魂,也许这只是她的一个托辞,也许真有此说法。
告别L的母亲,L送我们至小亭处,等了近半个多小时,才来车,与L道别。路上,S把一袋煮熟的花生递给我们,说是L送我们的,怕我们推脱,让她带上路的。推来推去,我们只好收下。
S在她家处下车,我们回县城。
吃完晚饭,我们到Y老师家去告别准备明天上午游完八音岩后晚上坐车回长沙。谁知Y老师说陪我们去,尽管我们不愿再劳累Y老师,但其盛情实在难却,只得约好,明天早上7点钟会合。
8月8日 八音岩
早上7点钟上车去水庙,8点钟到了八音岩,工作人员未上班,洞门紧锁。Y老师带我们在周围看了看。八音岩和碧泉洞是两个分开的溶洞。碧泉洞洞口也许太大,用一堵刺目的广告拦着,大煞风景。八音岩因其内有能发出八种音的岩石而得名。据说刚发现、开发时,人们纷至沓来,但如今人稀少了。也许是那颠簸而满是灰尘的道路成了拦路虎。不到20公里的路程竟然要颠簸上一个小时,八角寨何尝不是如此?看来崀山要发展,为人所知,得先修好路,那样才有人敢进去,进去了才能谈发展。
9点钟,工作人员来了,五、六个人。我们买票进洞,因没零钱找,Ca的五十块钱原封不动,Y老师出了三十块钱。
一位导游小姐领着我们三个人去游洞了。洞内光线打得不太好,但却掩没不了那洞内形态各异让人耳目一新的岩石。我们从前去过九嶷山的溶洞,也去过张家界的黄龙洞,但八音洞内的溶岩的集中、种类的繁多是前面九嶷山和黄龙洞的大洞不能相比的,当然,黄龙洞中的水晶宫又另当别论,那种晶莹剔透是绝无仅有的。这里的溶岩虽不透明,而是呈黄泥砂色,但有瀑布形,皇冠形,华盖形,有将军顶天立地,有手可摘星辰的天幕,其上星光闪闪,有似原子弹爆炸时的蘑菇云,有双龙戏珠,有鸳鸯,还有鸳鸯厅,其中有龙王爷的三公主的闺房,有牛郎织女天仙相会,有断桥,有许仙留下的雨伞,雷峰塔,许仙的儿子拜塔,“状元拜塔”,有姜太公钓鱼,还有他的斗笠。八音岩由一个老伯为我们表演,用节奏为我们敲出了不同的八个音,有的似木鱼,有的似鼓,有的空旷,有的细腻。Y老师给导游建议编奏一首曲子,那样更能体现这岩石的美妙。导游说,那老先生确实可以击岩而唱孟姜女哭长城。对了,这溶洞里还有非常形似的万顷良田,长城、黄河。这洞呈上上下下几层,总共才1400米,但一个厅一个厅的命名,且名实相符,联想丰富,成龙配套,实为洞中不多得。我不知其它处的洞如何,至少现在我认为此洞之景比之同类要佳。
出得洞来,洞外仍是几个工作人员在玩牌。他们说游客一般是下午才到这里来,上午一般都爬山去了。
碧泉洞不长,只有500米,内有一段才100米长的阴河,无甚特别。
从洞里出来,外面艳阳高照,十一点了,我们赶车回新宁县城。
Y老师陪我们去买票,他叫我们去他家吃,我们坚决谢绝了,结果还是他在外请了我们一顿中餐。饭后,我们叫他一定回去休息,我们在车站坐坐就是了。Y老师终于同意回去了,但他说开车前他再来,这种热情,真叫我们无法抗拒。
开车前一个小时,Y老师来了,说中午他爱人T老师在家准备了鸡,以为Y老师会把我们带去吃中饭。我们不知说什么好。多好的人呀!这次,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样一句话的含义:山好,人更好!
5点半的车,原以为会坐不满,要等人,到点时,车内另摆放的凳已坐满人,途中还接了不少客,站的地方都没有了。我因服了两粒晕车药,没有晕车的感觉,闭上眼睛就仿佛睡着了,睁开眼睛又像没有一点睡意,食欲也超常。一路上仍是好事多磨,停车补胎,停车干这,停车干那,以至到了长沙南站,我们还以为是车又停下来要干什么。等了约一个小时后,问售票员,什么时候开车。售票员给问糊涂了,他说下午开车,问我们是不是去新宁。我说,我们去长沙,怎么停了一个小时了还不开车,他才明白我们的意思,忙说,这已经是长沙南站了。真可笑!
匆匆一瞥南站厅内,仍然是来时那样的整洁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