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的三亿票房将把影视推向深渊
至2009年第一周结束,《非诚勿扰》的票房已经达到了302790119元人民币。即使是只算到2008年最后一天,该片的票房也超过2.3亿,成为当年票房仅次于《赤壁(上)》的国产片票房亚军。《非诚勿扰》的庆功宴不仅再次证实冯小刚在贺岁档的霸主地位,也开启了09年影视圈“残酷”洗牌的新局面。
金融危机之下票房不降反升是正常
《非诚勿扰》的成功除了冯小刚的“招牌幽默”之外,还要多感谢金融危机这股“东风”吹的到位,来的及时。
靠收视率过日子的电视人都清楚,高收视率规律中恶劣天气的确定性,一遇暴雨、暴雪、台风等恶劣的天气收视率肯定出现高点位。恶劣天气把想出去游玩、娱乐的人们制约在了家中,在家中没事干,自然就看电视了,收视率能不比平常高好多吗?同理,金融危机下人们各个护着荷包,生怕危机严重时“弹尽粮绝”,再加之金融危机造成政治上的动荡,于是业余生活由多元趋于单一,电影票可比打高尔夫便宜多了,在家看电视可比去泰国被滞留去以色列被迫击炮打着安全多了,就这样人们纷纷走进了电影院,所以,诸多原因相加,这《非诚勿扰》破3亿的票房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影视圈两级分化更严重,3亿票房是前奏
如果你觉得《非诚勿扰》的3亿票房,是振奋中国影视圈的一剂强心针的话,这一针下去到底是什么效果?这3亿票房是可喜的,观众都来电影院看电影了也是可喜的,但是《非诚勿扰》这3亿票房的成绩对中国影视圈的影响,也是加速影视圈的两极分化的“催化剂”。
在此之前,很多电影人都呼吁大家到电影院观影,现在观众来了,但并不会呈现影视业“其乐融融”的景象,观众的观影热情,对于一些质量高,口碑好的片子是好事情如《非诚勿扰》、《梅兰芳》、《叶问》等,但是对于一些毫无创意、票房吸引力差等,只为赚钱而创作的电影依然帮不上多少忙。因为这时候的观众,会比以往更认真的看电影,认真的品头论足,也更加挑剔,只要达到观众期待的立刻会被广泛传播,而达不到观众要求的就只好和票房“挥泪告别”了。
在这样的前提下,好口碑的电影、导演、编剧、演员将被自动分到“优”,而没实力、花瓶、不努力的那些只好感慨:“影视圈不相信眼泪。”
加重以前的影视市场状况
其实影视界一直以来就存在两极分化的状况,仅说初审,每年拍出400部电影仅有100部能上院线,其他300部不是做成光盘上电视播播就是烂在库里胎死腹中,电视更是如此,每年制作16000多集,能播的也就6000多集,能上黄金档播出赚钱的那就少之又少了,如今的观众文化品位高了,在优质电影电视剧的培养下欣赏品位更高了更挑剔了,他们会准确指出影视剧中的败笔、瑕眦,如果以前我们这些艺术家们还可以骗一骗
还处在艺术欣赏初级阶段的我们的爸爸妈妈们,如今肯定是不行了,精品倍出势必会加重电影电视的两极分化,使我们这些制作者们必须提高警惕严肃起来,只有拿出精品才能在市场有一席之地。
最在意的作品: 母亲嫁给父亲的岁月
新杂谈:
揭秘吴宇森陈凯歌冯小刚电影票房过亿的秘诀
冯小刚的三亿票房将把影视推向深渊
09春节“过年好”何不改为“抱一抱”
新书《绝色》后记:印象乌苏里
中国影视剧复苏的拐点从金融危机开始
海岩张永琛获中国电视50周年优秀编剧
电视剧《孙子大传》写了什么?
舒淇也跟着降身价了
《还珠格格》引发韩国抵制华剧
影视业离崩盘还有多远
影视界竟如此给人添堵吗
编剧遭遇不得不说的软暴力
影视业崩盘不得不说的内幕
电视剧《幸福还有多远》创作谈:佟大为婚前婚后不一样
生死爱情与抽烟的境界
“幸福”是一把双刃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