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开心颜

标签:
教育 |
分类: 晃呀晃呀晃醋瓶 |
系两个专业成绩第一的考研生
一个外语分数线未达标
一个政治差四分
折了。
一男一女两壮士灰头土脸,
上周各自的本科毕业专场音乐会
五月天开出了易水寒。
无话可说。
管中窥豹,重温丹青哥哥的
《我们上百年文化命运天灾人祸的总报应》
我们无话可说。百年来中国最优秀的艺术家倘若活在今天,正当就学年龄,将会怎样挣扎?
——天生下湖南齐白石、安徽黄宾虹,必须在今日“考前班”通过愚蠢的石膏素描与水粉画测试才能获得“国画”本科生准考证;天生下我们的徐悲鸿林风眠,必须呈交超过所谓四级或六级外语考试分数,才能在中国境内报考油画专业;
——且慢,潘天寿、傅抱石、梅兰芳、于是之、刘诗昆、侯宝林、常香玉、李连杰之流,今天想要求师收徒吗?好!管你是画国画唱京戏演话剧弹钢琴说相声敲大鼓翻筋斗,统统必须考外语!他们的朝气、性情、才华
所幸都是假设:这些前辈从未身受这等奇罪,
别说他们,今天,凡在艺术圈混得开,坐得稳,多多少少有点成就的艺术家,扪心自问,
仔细算算,没有一位是90年代艺术学院荒谬森严的教条钳制下出了道而成了功。
可怜今天十七八岁的少年儿郎,校门在前,关卡重重,怎么办?
各门类艺术自有丰富的专业“交流”方式,天生其才,即便文盲或聋哑也竟无妨,
古今中外,未曾接受学院教育,甚至丧失某种官能而卓然有成的大艺术家,多不胜数。
音韵旋律造型色彩形体舞姿等等,根本就是无国界的“世界语言”,此乃常识,个别艺术家或可借外语略尽辅助之效,但仅属极次要的工具之一,
殊不足道,才思敏锐言语犀利如毕加索,毕生不能背全二十六个字母;而在欧陆各大语系中,通晓数国语言原为常态,并非异能。
俄国人纳博科夫以英语写作,捷克人昆德拉以法语写作,钢琴家鲁宾斯坦可说五国语言,但其成就必在文才超迈技艺过人,不在掌握语种的多寡,因天下没有一位艺术家凭借外语而能全其天分、成其业绩,此亦毋庸置言的常识。
有一天,这外语考试制阳谋若是果然逼出艺术学生普遍的外语水准
——天晓得那是怎样的怪物:一群在中国本土满口英文或日语的中国艺术家?
——那绝不是中国文化的福音,而是一场荒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