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日,偶然看到播出医患关系的讨论。我认真把节目看完了。感觉是,节目制作付出了很多努力,非常辛苦,值得肯定。美中不足的是,没有邀请发改委或卫生系统的人员,导致讨论稍欠深度(当然,邀请了也可能不来,来了也可能不说话);也没有涉及上海本地的热点问题,如眼药门、棉絮门事件。
医患关系紧张这个话题,其实从数据来看,主要集中在一些小矛盾(占90%以上),如投诉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及收费不合理等,这些小矛盾基本上可以由医疗机构自行与患者和解,我认为目前宣扬医患关系紧张似乎有夸大之嫌。当然,也有部分矛盾所涉损害后果非常严重,或当事人意见分歧很大,其中极少部分衍化为暴力冲突。对于这部分医患矛盾,我将它归位四种原因:一是医患纠纷处理不畅;二是部分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过分看重经济效益,漠视患者的生命健康;三是近年来发展医疗机构重数量轻质量;四是看病难看病贵。
第一、医患纠纷处理不畅。这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鉴定;二是保险。先说鉴定,其他司法鉴定机构都逐步独立于行业主管部门,可是医学会却不是,医学会充当着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控制法院的有力武器,导致患者对鉴定结论很难信服,私力救济就有了存在的土壤;再说保险,高昂的投入却忽视了医疗保险,而医疗行为却注定了与风险并存,在保险不足的情况下,出现医疗差错,要么患者吃亏,要么医疗机构赔钱,怎么可能没有矛盾?
第二、部分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确有严重的问题。我之所以要强调部分,我认为,大部分的医务人员还是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但是有一些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过分强调经济效益,严重漠视患者生命健康。我们在代理案件中,发现部分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药品、设备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或回扣,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在抢救患者的时候居然出现设备运转失灵,在救命的药品(医疗器械)吃进(装进)体内以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故障;部分医务人员对高官权贵唯唯诺诺,对一般患者却趾高气昂,漠不关心(大家可以留心医疗机构内的贵宾病房与一般病房的差别)。
第三、近年来发展医疗机构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由于对看病难的质疑大多认为是政府投入不足,所以,近年来对医疗机构的投资及政策倾斜力度很大,很多地方大规模建设医疗机构,有些医疗机构大举扩张建设分院,很多科室也迅速扩张床位,手术数量节节攀升,在医疗机构数量迅速增长的情况下,但对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监管却明显滞后,管理水平跟不上。
第四、看病难看病贵。这个医疗体制问题也不容忽视,先说看病难,一方面是大量医学院校的毕业生难就职,外资不许进国门,一方面又是医疗机构特别大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小病大看、大病无处看比比皆是;再说看病贵,贵主要贵在检查贵、药品贵、器械贵,而这些主要是因为设备、药品、器械的采购价格居高不下,政府管控着定价权,同时,医疗保险又非常有限,所以,患者自费部分就非常高,看病贵的感觉就油然而生。在看病难看病贵的背景下,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就开始积累怨气,这为今后出现医患纠纷埋下了伏笔。
更为可怕的是,我们的医疗资源高度垄断,高度管制,也高度被保护,一般患者很难了解真相,既得利益者也极力粉饰太平,即使出现严重后果也往往以医学专业问题为由搪塞掩饰。如此这般,医患关系就真的很难改善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