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给学生送礼只是一种买卖行为
(2010-05-04 00:40:06)
标签:
尖子生升学率应试教育中国杂谈 |
分类: 政治。生活。谎言 |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江南一所名初中的刘老师自曝其连日来一直在“不务正业”:白天,她通过部分学生和关系密切的家长,打探班上学生的中考志愿填报意向;晚上她还得加班加点,拎着礼品、带着讨好的笑挤进“尖子生”家中家访。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为本区截留优质中考生源。(5月3日楚天金报)
老师们很辛苦也很无奈,如此不务正业都是给这升学率给逼的。应试教育的现实下,这种事还真是见怪不怪,不过怎么看都有点别扭。老师向学生送礼?这是学生还是大爷。
升学率,升学率,家长们在乎,学校在乎,教育主管部门也在乎,全社会好像都在乎。还记得那位最牛的高考退学生张非吗?此人当年考北大清华就跟玩的似的,第二年的时候就跟复读学校签订了十万元的高考协议,条件就是拿到状元。还有我们知道的每个学校对于尖子生都会有的金钱奖励,价码是一年比一年的高。应试教育养活了多少人,造福了多少人,也祸害了不少人。
老师给学生送礼,说简单点就是各取所需的买卖关系。学校需要能考高分的“人才”,然后老师们就成了学校的公关员,从经济上诱惑感情上收买,再辅以一些其它的手段,最后双方达成协议或者翻脸。听说部分学生感觉很失望,再看老师的时候完全没有半点尊敬的意思。
我想对那些尖子生说的是,同学们,这不是老师的错,老师也是为了工作。你们也不用反感或者骄傲,因为我觉得成绩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一个人能够用正确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成功”这才是最重要的。抢夺尖子生只是大人们的肮脏游戏,你们无需掺和,也不必惊讶。这个社会总有太多我们无法左右的东西,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做自己心灵的主人。不要因为外界的不良现象而沦陷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那实在得不偿失。
我还记得多年前,因为成绩的关系我们总是受着不同的对待。那时候因为是这场游戏规则当中的受益者,我一直沾沾自喜自以为了不起。而现在才知道成绩不是我们曾经以为的那样是最重要的东西,如果过于看重它而忽略其它,我只能说你就做了它的傀儡,你应该珍视和培养的是品德和个人的特质的挖掘。
好了,既然是一场买卖,那就没什么好说的,总是有赚有赔的事儿。这些年中国应试教育一直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应该是赚了,而中国教育呢?赔大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