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们的幸福为何要和证书联系在一起

(2010-04-29 08:06:50)
标签:

杂谈

分类: 政治。生活。谎言

既有数学、英语等学科类竞赛奖项,又有书画、朗诵、声乐等才艺证书——不少小学生很“全能”,获奖证书装满了家里几个抽屉。近日,记者在武昌武珞路奥山中学、粮道街厚朴中学“小升初”咨询现场采访发现,有小学生每年要“挣”10个证书!(4月28日楚天都市报)
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巨大,连孩子们从小都被迫转入到大人们的攀比游戏当中。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都杜绝不了“证书族”。只要家长们的攀比的心理还在,只要社会的评判体系依然单一固定,这个社会每天都会上演70后与90后(甚至00后)之间的争吵剧,并且一旦矛盾锐化还有可能酿成悲剧。
我记得童话大师郑渊洁因为厌恶大陆的教育方式,儿子郑亚旗小学毕业之后就退学了,一直由他本人亲自进行教学,如今也已经成了一名年轻有为的青年。更加鲜明的例子就是咱们的公民韩寒,虽然正宗的高中未毕业青年,但并不妨碍人家去做杰出青年,何况还是全民偶像。可见退学有时候都可能会是好事,更何况只是呆在什么学校的问题。名校里也有平庸者,非名校也有翘楚。世界上还没有哪一种体系能够将人分为优秀和平庸的一群。角度不同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是迥异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上名校,拿证书,从小就给孩子们灌输一种强烈的荣誉感,从小就告诉孩子你应该如何如何,而不是询问你喜欢什么。当80后们为人父母之时,却选择了向曾经的叛逆妥协,他们大多数也开始要求孩子有好成绩,拿更多的证书,将来出人头地。他们忘记了当初自己多么厌恶教育,厌恶的考试给他们的童年带来的那些“痛苦”。他们全盘接受社会的普世价值观,然后开始身体力行地教育下一代。房子,车子,票子,大人们为着这些东西疲于奔命的时候,孩子们也过早地被剥夺掉了童年的乐趣和自由。他们要为了成绩,为了才艺,为了“虚无缥缈”的荣誉感,不惜牺牲孩子们简单快乐的童年。
在孩子们眼中什么是幸福呢?恐怕与一年拿多少证书没什么关系吧,大人们为何一定要将自己成人的价值观和幸福观全套打包给孩子们呢?幸福的童年应该是有自己的好朋友,做吃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玩自己喜欢玩的东西,反正我小时候这样想的。当你们的幸福要和房子要和房子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请不要以为孩子们的幸福一定就和证书绑在一起。不要说什么小孩子不懂事,有时候身为家长的你可能真的想太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