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所以为的“IP化”会不会就是“品牌化”

(2019-03-28 10:52:44)
标签:

市场营销

品牌化

ip化

知识产权

名词创新

分类: 营销杂谈
你所以为的“IP化”会不会就是“品牌化”

  大概是从两三年前开始的吧,很多工作和市场有关的人把“IP”这两个英文字母挂在了嘴边,第一次听到这个组合的时候,我以为对面的人要和我谈互联网方面的知识,结果发现并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在说“IP”,在交流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人有的懂得一些,有的完全不懂,只是因为这是一个风口浪尖上的热门话题才一直谈论。

  我想说的并不是关于“IP”的知识,而是:如果IP在当今的市场当中如果真的这么重要的话,那么在“没有IP”的年代,那些品牌、企业、产品……到底是怎么存在的呢?我不会轻易否定什么,但是每当我听到“我们做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应用(产品、服务),因为我们有自己的IP,我们已经把我们自身‘IP化’了”这样的说法的时候,总会在莫名其妙之余感到一些好笑。

  如果我们把IP理解成“知识产权”的化,那么,该注册的知识产权你去注册就好了,注册了知识产权会给企业自己产品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这并不是构成产品能够引领或者促进消费的必然条件。如果我们按照延伸的意思来理解IP,那么“IP化”绝对是个有代表性的词汇,但是说穿了,现在市场上那些大谈“IP化”的人以及言论,真的和十年前、二十年前市场圈所谈论的“品牌化”有差别吗?

  在和一些从西方回国的朋友聊天的时候,他们说西方的一些学者为了显示自己的“博大精深”,往往会在学术著作里面使用一些“自己发明的单词”,这些别人弄不懂意思的单词将会成为他们“标新立异”的创新展示。从“IP现象”来看,实际上不止“学术界”,其实资本圈更需要新名词来“引领”市场,打造新的投资热点——无论这些热点是真实的存在还是只是一个“名词上的创新”。

  IP虽然是个新的“热词”,但是它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细细思考一下,如果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说“我们要把自己的企业(或产品)品牌化”,会引起怎样的关注?而如果他说的是“我们要把自己的企业(或产品)IP化”呢?人类总是有“追新”的心理意识的,对于那些没有能力进行科技创新以及文化创新的人、企业、机构、组织来说,或许,他们只能依靠“名词创新”来“博眼球”了吧?

  在IP成为热词之前,IP的概念就已经存在,而且存在了很久了。对于那些在做着“IP化”的企业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再用IP来包装自己。而对于新企业、新产品来说,难道真的用一个非母语的词组就显得那么有力度吗?

  举个例子:我们假定有一家做动画片的公司,他们刚拍了一部自己的动画片,在新闻发布会上,他们的发言人说:“迪斯尼是做动画片的,发展到今天,迪斯尼本身已经成为了一个引领行业的IP,虽然我们是一家新企业,虽然我们是一家新企业,但是我们非常在意自己的IP化进程,我们做的并不是动画片,我们要做的是一个在未来可以赶超迪斯尼的IP。”——这段话显得铿锵有力吗?实际上当我们把“IP”换成“品牌”,意思会有什么改变吗?

  那么,值得思考的问题就出现了,人们为什么不说“品牌化”而要说“IP化”呢?对词语的追新猎奇或许是一个可能性,但是更大的可能性在于:相当一部分把“IP化”挂在嘴边的人并不知道“品牌化”应该如何操作,虽然他们也不知道“IP化”该如何操作,但是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新概念”,所以也就说的顺理成章、心安理得了!

  当然,本文所表达的只是我对于“不正常的IP化”的见解,对于一个“新名词”,其实解读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品牌形象视觉化”,也是人们对于IP的解读方式之一——所以,讲真,在统一定义之前,你能确定坐在你对面的人和你聊的“IP”是一回事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