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做成生意,就必须承担合理的风险

标签:
市场营销经营管理企业管理风险回报 |
分类: 营销杂谈 |
在最近的工作进行当中,可能是因为接触新的合作伙伴比较多,经常会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那,要是……实现不了呢?”或者另一种提问方法是:“你怎么保证……能实现呢?”对于提出这样的问题的人,如果真的是朋友,我觉得还有必要讲解一下,但是对于纯粹的商业合作伙伴,这个问题真的没有必要回答。
你的企业,为什么要靠别人来“保证”呢
每次遇到那种需要别人做出怎样怎样保证的企业管理者我都觉得很奇怪——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规避风险的话,怎么能够指望别人对你做出保证呢?在这种对“保证”的要求过程里面,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问题:这些企业的管理者其实对于外部资源和自身都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掌控力,正因为认为自己掌控不了,所以才希望别人“保证”。话说回来,如果你并不相信一开始的“提案”,又怎么会相信对方的“保证”呢?
在你要“保证”之前,你给出“保证”了吗
真的细细思考一下,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这种向别人要“保证”的企业,自己越提不出任何“保证”。客观来说,真正有实力的的企业是不怕提出保证的,但是这种保证绝对不应该由单方面提出,如果真的有“保证”的话,也应该是双方双向的。一般来说,这种向对方要“保证”的企业往往是谈判中“弱势”的一方,那么既然是“弱势”了,在没有等价交换的前提下,真的能要来你想要的“保证”吗?
要“保证”,或许会降低风险,但也会赶走真正的合作伙伴
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我不需要向你保证什么”的人有两类,一类是骗子,一类是真的有实力在说实话的人。骗子提不出保证,也许会自行离去,但是有实力的潜在伙伴会不会因为觉得你没有鉴别能力而放弃合作呢?你需要自己考虑清楚。
当我们要“保证”的时候,往往已经就一个话题进行了初步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交流了,这时候考量的不是你的谈判能力,而是你的判断能力。通常来说,我们会认为一件事情的合理性要远远大于人际关系之间的“保证”。面对合理的商业方案,如果你有足够的执行力,那么即便不相信对面的合作伙伴,也可以去寻找其他人来合作,所以,保证就真的不是那么重要了。
真正的“保证”,应当靠合同来体现
与其要对方的保证,真的不如起草一份足够好的合同来和对方签订,只要是公平的,相信合同的约束力要远远高于其他“保证”。所以,在思考,提出对方怎么向对方要“保证”的时候,你的合同准备好了吗?
保证了,也不代表没有风险
做生意没有不承担风险的,虽然“风险越高,回报越大”不是那么绝对,但是如果你一点风险都不想承担,那么你的生意怎么起步呢?当然,我们都愿意、也都会幻想着把风险转嫁出去,但是不要忘记,在你这么想的时候,你谈判桌上的对手是不是也在思考同样的问题呢?
你提出了怎样的“保证”,就有可能得到等价的回报,如果你提不出任何保证,或者你没有提出任何保证,对方为什么要怎么做呢?
前一篇:【观后感】《狄仁杰之四大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