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有一个可以真正提供某某地自助一日游的平台呢?

标签:
市场营销旅游文旅产业一日游旅游心理 |
分类: 营销杂谈 |
现代交通的便利让我们可以很快捷地到达另一个城市,工作之余,往往我们会有闲散的时间在当地游玩,但是在朝找过程中,我却没有发现有足够好的平台可以向我提供某某地一日游的线路与攻略——我要的当让不是旅行团的那种乘坐旅游大巴的线路,我希望的是那种可以由和我一样的游客提供的自助旅游线路,并且希望越详细越好。
我们拿“北京一日游”来举例。在北京游玩,我肯定是要设定一两个锚点的,比如故宫与天坛,这两个地点一是皇帝居中的地方,一是唯一比皇帝还要“高阶”的地方。那么我希望看到的一日游攻略应当包含以下内容:1、这两个景点应该先去哪个,时间如何分配;2、如果时间不够充裕的话,这两个景点当中的哪些具体景观是要优先选择的;3、从一个景点前往另一个景点的交通方式都有哪些,最有保障的方式是不是地铁;4、午餐应当如何选择;5、如果不怕劳累的话,那么在游览这两个景点的同时,一天时间内我是否还可以前往其他地点?
如果有份攻略解答了我上面的五个问题,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会衍生出:1、故宫与天坛应当是第一次来北京的首选吗?是否还有其他推荐;2、如果我住的地点离上述两个景点较远,那么有没有其他一日游线路可供选择呢?3、在推荐给我的线路之中,之前游玩过的旅客都有哪些好评或者不满,我应该额外考虑哪些建议呢?4、如果我在北京停留的时间不止一天,且如果我把每一天都拆分成单独的“一日游”的话,是不是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呢?5、在我想要采纳的线路中,有没有一些“陷阱”和需要规避的风险呢?6、如果和我同行的有老人和孩子,我们该对行程做怎样的调整呢……
如果我去异地自助旅行,我会考虑上面的这些问题,但是遗憾的是,我在网上并没有找到类似的“攻略”或者“线路说明”。这让我觉得可能这里可能会是一个“商机”,特别是对那些新兴的文旅项目或者旅游目的地而言,如果可以做一个“外来游客旅游线路”评选的活动,应该会是一种有效的推广方式吧,同时,这些攻略、线路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该旅游目的地导游手册。
所谓的电子商务给人们的消费行为带来的转变之一,就是可以看到更多地“消费者观点”。如果有一份攻略,详细地讲述了北京一日游从下飞机或者火车开始,搭乘怎样的交通工具、住在哪家酒店,去哪些景点、在哪里就餐,如何返程……,我觉得这对后来的游客来说是最有价值的手册,同时,如果有心的商家可以制作这样的“攻略”的话
,那么对于新景点、参观、酒店……都会是非常的推广行为。当然,如果像上面所说的,以“有奖”的方式来征集外来游客的“攻略”那么这个活动本身也就很有可能为当地带来游客与旅游消费了。
如果从商业的角度再往下延伸的话,我认为这也为“民宿”经营者们提供了一条“增收之道”——如果这份攻略是由民宿经营者提供的,如果消费者愿意遵循攻略里面的住宿方式的话,那么民宿的经营者是否可以派出导游陪同呢?在成本可控与付费导游的前提下,这是不是可以算是服务创新或者服务升级呢?
旅游是一个纯粹的由外来人口在本地消费的产业,如果不考虑环境破坏所造成的影响(这部分其实有引导和控制的手段)的话,那么提升和创新旅游服务是一定可以带来更多的地区收入的,只是,这些需要人们去想,去做!
前一篇:国安是冠军!只要是冠军就开心!
后一篇:【观后感】《异星觉醒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