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情为什么一定要有“目的”呢?

标签:
市场营销心境追求目标目的 |
分类: 营销杂谈 |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一直在调整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以及对于未来的追求。在现在的我看来,对于一个人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有三件:第一是快乐,第二是健康,第三是财富。实际上快乐、健康、财富对于个体人类来说是同样重要的,排出先后顺序,是因为有些我们可以主观选择,有些我们只能被动接受。
人类对于情绪的研究已经越来越深入了,在现代科学当中,研究者普遍认为正面情绪不仅可以影响人类的认知、感受,同时也会对人类的器质型疾病产生影响。快乐无疑是最好的情绪,既然它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为什么我们不去主动选择快乐呢?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如果你拥有了基本的健康和一定的财富,但是你无法让自己快乐,那么生存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健康也很重要,但是健康并不是我们可以主观选择的。每个人都应该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锻炼来保证自己有一个比较好的身体状况基础条件,但是生病与否并不是我们可以主观选择的。尽自己的努力去维护,但是并不苛求——这应当是我们对待“健康”正确的态度。不快乐,我们就很难说自己的“精神”是健康的,但是即便我们的身体生了病,用快乐的态度去对待也要比用悲伤消极的态度去对待要好的多。
财富是人生中肯定要追求的东西,而财富自由甚至有可能成为快乐的源头。但是财富本身并不代表什么,你想要有很多钱,那也是因为很多钱可以给你带来的快乐。如果我们非要要说“钱可以买来快乐”的话,钱肯定是买不来“健康”的,那么没有健康,你真的快乐的起来吗?
本文的标题并非是要人们不去设定自己的“目标”,而是想说在我们的工作于生活当中,功利之心不要那么重。如果做事一定要达成某个功利层面的“目的”,那么万一达不到呢?会不会不快乐?
如果有人非要论辩的话,标题中说“为什么一定要有”,并不是说“一定不能有”,客观地讲,我们做事可以有目的,可以没有,比如去医院看病一定就是有目的的,而去散步运动则未必。看病的“目的”就是一定要通过医疗手段把病治好,而散步呢?为了帮助消化?为了延缓衰老?为了欣赏景色?为了和喜欢的人一边走一边聊天……?
没有目的并不等于“漫无目的”,更不是“随心所欲”,而是一种“用平和去面对一切”的心境与逻辑。也许你在做事的时候还是“功利”的,也许你给每件自己要做的事情都设立了“目的”,也许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但是如果你在这之上先把自己的思想构建于“快乐>健康>财富”,那么你认为会不会是“无招胜有招”的至高境界呢?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古老的歌词所要告诉世人的并非消极,而是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失败,所谓“强求”,强求的并不是“目的”,而更应该是追寻目的的“过程”。
保持快乐,尽量健康,恭祝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