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为什么觉得“流量为王”像是一场闹剧

(2018-06-25 12:39:21)
标签:

市场营销

风营销

流量为王

电商

发行量

分类: 营销杂谈
我为什么觉得“流量为王”像是一场闹剧

  在这个“网红专家们”都在高喊着“流量为王”的口号的时候,写这么一篇文章真的不是为了“反主流”,更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真心的想把自己对于目前网络、网络应用、网络受众、网络受众市场的看法分享出来。个人观点,难免有失偏颇,欢迎指正、讨论!

  我为什么觉得“流量为王”像是一场闹剧,第一,因为我经历过从平面媒体到网络媒体的转型时期。在平面媒体的年代,发行量是一个媒体是否有价值的重要标志,在2000年前后,能够不依赖广告而凭借发行赚钱的平面媒体并不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媒体想要生存,就必须通过发行量来获取广告的支持。当时的很多有正规刊号的媒体都在效仿着广告直投的模式:把媒体的零售价降到无穷低,以此获得发行量,再用发行量去找广告主要预算。

  那时平面媒体的发行量,和现在“流量”有本质的区别吗?或者,看看那些竖立在高速路边、悬挂在商业中心外墙上的户外广告,他们所说的浏览量和当下的热词“流量”有本质的区别吗?所谓的“流量”,不过是当年的发行量、浏览量这些概念的另一种说法,作为大众层面的信息传输工具,互联网永远逃不开的是媒体属性,而“流量为王”也绝对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新概念,只不过是随着科技进步,工具性能的提升,而已……

我为什么觉得“流量为王”像是一场闹剧

  我为什么觉得“流量为王”像是一场闹剧,第二,因为我经历过“虚假注册”盛行的年代。实际上,在现在的一切需要“刷流量”的网站、程序、应用的概念中,依然有着“僵尸用户”、“僵尸粉丝”的说法,随着甲方要求的提升,现在的“注册代理”可以根据收费不同运营很多等级的账号——也就是“带来流量”的意思,在业内这种“自欺欺人现象”还没有完全消除的时候,大肆地呼喊“流量为王”,到底是想给谁听呢?

  我为什么觉得“流量为王”像是一场闹剧,第三,因为我看“电商营销”怎么都不像那么真实的场景——只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在指定的平台上开设店铺并参与平台的促销活动,将流量引入到自己的网店当中,销量自然就来了——这一切,和产品的质量与价值还有关系吗?

  无论我们把电商当作销售渠道、广告窗口、还是等同于实体店的真正的店铺,难道作为一个售卖商品的机构,不该把商品的品质、工艺……放在一个更重要的位置吗?我不同意“电商平台就是售假平台”这种负面说法,但是我认同“电商平台会让残次品打败优质品更容易”这种情况。正是所谓的“流量为王”,在人们不明就里的前提下,让一部分人成为一部分产品的消费者——但是在消费与被消费之间,最终会出现那个平衡点,人们的认知会对未知的东西“追新”,而对熟视的东西“无睹”。

我为什么觉得“流量为王”像是一场闹剧

  我为什么觉得“流量为王”像是一场闹剧,因为我觉得很多时候,“流量”最集中的部分很像繁忙的十字路口,人们会路过,也许会在街边的营业场所消费……,但是会停留很久吗?如果停留很久的话,只是因为道路把车流与人流引导到了这里吗?还是因为我们来这里确实是有我们的事情要做呢?

  真的就像我们的现实生活一样,我们会因为一些原因成为某条道路上的“流量”,但是那条道路却未必能够享受到我们作为“流量”所带来的价值,因为我们有自己的目的地、有自己的目标,无论如何,我们的目标也不会是“成为流量”——我们,指的就是消费者!


作者风斯若 微信号 fengsiruo
我为什么觉得“流量为王”像是一场闹剧


更多原创营销好文章

扫描下图关注“风营销”

公众号:windmarketing

我为什么觉得“流量为王”像是一场闹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