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比赛都会有冠军,但是冠军和冠军的水平并不相同

标签:
风营销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竞争比较 |
分类: 营销杂谈 |
在体育圈儿,人们总是会拿当今的体育明星去和那些“上古大神”们进行比较。踢足球的一定要和贝利、马拉多纳比较;打篮球的一定要和张伯伦、乔丹比较……。虽然这种“关公战秦琼”的事件无法真实发生,但是球迷们依旧乐此不疲,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在这个世界上,很多很多的成绩并没有办法靠量化指标来考核。
就像本文的标题一样,每一个比赛项目,每一年度的赛事都会有冠军出现,但是这些冠军的水平却并不一定在同一个层级上。拿商业影响力最大的英超联赛来说,谁能够说本赛季的英超冠军水平强于上个赛季的冠军、并且下个赛季的冠军强于本赛季的冠军……,反之亦然。
当然,有的时候冠军的成绩是可以用数字表现的。比如赛季积分最高的英超冠军,但是反对派会说这只球队积分最高是因为当赛季的对手因为各种原因实力受到了削弱;比如进球最多的前锋,反对派会说是因为现代规则更保护进攻球员,而多年前的前锋进球的难度会更大一些;比如球员的冲刺速度,按说这个速度记录是没有什么可以辩驳的了,但是反对派会说是因为科技水平的提升,导致现代球员可以使用更好的医疗方案和营养方案……
可能有的人会觉得上面的“反对派”是在抬杠,但是从逻辑上我是觉得反对派们说的也很有道理的,每一次比赛都会有冠军,但是冠军是一个相对的认定指标,冠军并不意味着绝对的水平。
在学校当中,每个班级都会有自己的第一名,然而你们班的第一名到了年级里可能是第十名。我们不能说班级的第一名是假的成绩,但是这个第一名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从体育比赛延伸到商业世界,我们同样难以判定没有办法量化考核的“成功”到底有多少含金量。因为时间和空间在变、人口在增加,所以企业的竞争环境是无法完全想同的。
如果我们想要在亏损的企业当中评选一个经营的最好的“冠军”的话,那么亏损最少得那家企业一定是当仁不让的。但是这个“冠军”有任何意义吗?那一家企业的创办目的也不会是亏损,虽然这家“冠军企业”亏损单位之中是最好的,但是这个最好能够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吗?
有的时候人们并不是十分清晰“相对”与“绝对”到底会对我们的认知造成多么大的误差。我们依旧沿着上面例子的发展路径来看。这次我们来看赢利的企业,在所有赢利企业当中的最后一名和所有亏损企业中的“经营冠军”,到底哪个更值得所有者高兴呢?
相对的比较结果很有可能是被动出现的,哪家企业也不会去拼自己亏损额度的大小,但是亏损企业中也有第一名和倒数第一名,同样是亏损,同样是无法继续经营下去,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差别还大吗?
所以,是不是在现实中我们应该抛开“相对论调”所带来的盲目喜悦,而正视一切“绝对数字”所带来的真实感受呢?如果是我的话,我真的不会在意我的企业是否得到了哪些“比较”之后而获得的奖项,而是会在意最直白的“现金流”,我的企业能够活着、赚钱,才能够说到其他。
有一种理论是这样的:你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坐在你现在的位子上,是因为比你更强的人不愿意和你来竞争。我觉得我们追求“冠军梦”的逻辑也是如此,在你获得冠军的时候,你要多去思考——是不是比你强的对手都没有来参加本次比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