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有时“看上去很大的公司”依然像个“作坊”

(2018-01-04 19:47:01)
标签:

风营销

市场营销

企业管理

作坊式管理

企业战略

分类: 营销杂谈
为什么有时“看上去很大的公司”依然像个“作坊”

  我必须先表明我的立场:我虽然本文的标题是这么起的,但是我并没有丝毫看不起作坊的意思。我只是想说:作坊有作坊的运作方式,而大公司有大公司的运作方式。从企业的角度而言,作坊和大公司是并行的,但是并不代表作坊可以按照大公司的模式来运营,大公司更不应该按照作坊的方式来管理。

  事情的起因是我应邀去一个朋友的朋友的公司拜访,在我和该公司的最高管理者就某个项目洽谈的时候,发现这个大约有800人的公司处于一个极度扁平化管理的状态——在我们开会的过程中,某个部门的打印机坏了,也要由这个部门的人来找董事长征求处理方法和预算额度……

  出来之后,我对我的朋友说:“怎么这么大个公司还像个作坊似的?”朋友答:“你去看看吧,现在好多公司都这样!”后来,我真的发现很多规模人数不少的公司的大老板都面临着差不多的问题,无论巨细,事必躬亲……,其实在内心深处我真的很想问他们一句“这是图什么呢?”

为什么有时“看上去很大的公司”依然像个“作坊”

  我们假定有一家卖“烧饼加鸡蛋”的门脸儿,他们肯定是属于作坊了,所以他们的经营模式肯定也是作坊式的。那么,如果这家门脸儿的老板一直在后厨和面、炒芝麻、烙饼、煎鸡蛋……,哪怕他天的营业额达到了五万,他还是一个作坊,最多区别只是在于因为食物卖的多这个老板会更累。

  我认为“生意越大,老板越累”是一个明显的“作坊式企业”的标志。我相信大公司的老板确实会更忙,但这个忙应该是那种快乐的“智慧劳动”——所谓“智慧劳动”,就应当是那种不去考虑差价多少,而是让智慧成为加价的筹码,并且把加价提到最高的工作。这种工作不用身体那么辛苦,更重要的是具有很强的主观选择性。

  本文所说的“大公司”与“作坊”其实想说的是正确的企业管理与正确的管理流程。目前,全球都处在了一个管理匮乏与管理人才匮乏的境况当中,直白地讲,管理就是能够帮助我们把效率提升到最高的方法。试问,如果每个大公司的老板都像我前面提到那样,让自己陷入一个重复型的工作当中,那么这样的公司真的和作坊有区别吗?

  我也见过一些路边摊发展成了“连锁路边摊”,这些连锁路边摊确实用不到什么管理流程,因为即便“连锁”的概念做到很大了,这些路边摊本质还是一个个“小作坊”的“大集合”。但是一个处在商场竞争中的企业则有很大不同,我们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本企业的管理,更重要的是我们很有可能面临着竞争对手的觊觎——太累意味着效率低,效率低的潜台词就是成本高,成本高的未来就是失去市场份额……

为什么有时“看上去很大的公司”依然像个“作坊”

  对于作坊而言,它的经营者是没有“市场份额”的概念的,因为他每天收入的多少就摆在那里,周边的居民、顾客不会有突然的变化,他满足,就继续开自己的烧饼铺,不满足,换个地方再开……。我们的公司难道也能这样吗?

  做生意的,当赚了点钱,总是希望把生意做的更大一些,这个时候,除了办公室更大,员工更多,项目更大之外,我们其实更需要管理。我相信这世界上是有很多聪明人的,他们能够从实践中一步步地摸索出一套管理逻辑,只是,市场和你的竞争对手会给你这个摸索的时间吗?

  管理的一种解读方式就是“降低人制的比例而增加法制的比例”,有法度的公司才能够规模化的扩张而在发展方面不会依赖于管理者的个人能力。况且,当我们想把自己的企业做大的时候,本来也不该想着只依靠自己的个人能力,不是吗?








作者风斯若 微信号 fengsiruo
为什么有时“看上去很大的公司”依然像个“作坊”


更多原创营销好文章

扫描下图关注“风营销”

公众号:windmarketing

为什么有时“看上去很大的公司”依然像个“作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