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共享书店”与知识的断代

(2018-01-02 12:26:34)
标签:

风营销

市场营销

知识断层

共享经济

共享书店

分类: 营销杂谈
“共享书店”与知识的断代

  你听说过“共享书店”吗?我听说过!当我刚刚听到这个概念的时候,非常不解,但是当我在网上查到有关这个共享书店的具体情形的时候,我的不解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茫然……。这种所谓的“共享书店”和我所知道的图书馆难道有区别吗?

  知道“共享书店”真正含义的第一时刻,我的想法是:这个世界怎么了?我承认:当书店的书卖不出去的时候,以租代售是一种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只是一个很小的点,我觉得这既算不上是创新,更谈不上是一种“共享经济”的延伸。

  处在市场行业中的我,在看到一些新鲜事物的时候,总是会思考到底是怎样的社会背景、意识才会导致这样的事物产生,而“共享书店”让我得出的结论之一,就是:我们处在了一个充满着知识断层的年代。

“共享书店”与知识的断代

  我觉得“知识断代”有关的现象在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就开始出现了,这种现象主要的表现方式还是在媒体层面。比如这次的“共享书店”,如果这只是一个地方上的企业行为,那么我是不可能知道的,正是因为媒体有了报道,我才会发现这个现象。我觉得企业经营者是可以给自己的商业模型起任何“名字”,然而媒体的记者、编辑难道不应该知道应该从怎样的角度去报道这个事件吗?

  在我看来,“共享书店”这个概念的出现,是因为这个名称的缔造者和传播者经历了所谓“共享经济”的时代,但是却没有经历过“去图书馆借书”的时代,这种知识的断代是可怕的,但是又似乎成为了当下流行的一种趋势。

  前不久,我看到了一篇文章,大意是说现在的小偷走到大街上会很茫然,因为人们都通过手机进行电子支付,小偷再也偷不到现金了,在文章的末尾,作者还觉得小偷这样一个存在了几千年的“行业”就要消失了,而且说这种消失不是因为法律,而是因为发展的趋势。

“共享书店”与知识的断代

  看完这篇文章,我的第一感觉是有点懵,我在想,如果这篇文章不是某移动支付应用的公关稿的话,那么这个作者的只是断代得有多严重啊?第一,几千年来难道小偷只偷现金,不偷玉佩翡翠什么的?第二,就算小偷以前只偷现金,难道现在不能改成偷手机?第三,这个作者难道不知道现在就有很多人的手机被小偷偷走吗?第四,如果这个作者真的知道“趋势”这两个字的含义的话,就应该知道早就有了针对电子支付的电子盗窃……,难道我们的只是断代真的严重到了这种地步吗?

  小的时候,我们都被教育过“不要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是现在这世界似乎进入了一个“知其然而不必知其所以然”的阶段。对于一些看上去很光鲜的概念,人们总是会挖空心思地贴上去。

  其实在之前的《风营销》当中,我曾经提到过“看了很多不知所云的融资计划书”,我觉得着呢计划书的作者一定也是出于这种“知识断代”的逻辑之中,知道融资可以烧别人的钱做自己的事,然后就决定融资,但是他们可能完全不知道一个会被投资的项目应当具备哪些条件。于是,看到什么项目融资成功,模仿者蜂拥而起,模仿的理由只有一个:他能融资我应该也可以啊!

“共享书店”与知识的断代

  身边的例子已经太多太多,比如一说到国学必然是“诸子百家”,而那些上过国学班的孩子依旧连平仄都不会分;比如一说到营销肯定是“公关广告”,甲方乙方都去思考如何保证效益的增长;比如一说到创新必须是现在最流行的“大数据”、“人工智能”……,而不去结合自身的需求去考虑……

  或者每一种科技都会有其“副作用”的,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产生的副作用就是知识断层——人们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获得最新的信息,而完全不必理会知识的传承——或许这种知识断代并不是一种错误,在千百年后看来,这甚至有可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但是在今天,或许是因为保守吧,我还是没法用赞扬的心态来理解“知识的断代”。







作者风斯若 微信号 fengsiruo
“共享书店”与知识的断代


更多原创营销好文章

扫描下图关注“风营销”

公众号:windmarketing

“共享书店”与知识的断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