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衣领上的标签讨厌吗?有没有可能通过营销的方式去想办法解决呢?

(2017-12-27 11:06:05)
标签:

风营销

市场营销

衣领标签

消费心理

差异化竞争

分类: 营销杂谈
衣领上的标签讨厌吗?有没有可能通过营销的方式去想办法解决呢?

  我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T恤、衬衫衣领下面的标签已经成为购买服装时不可“忍受”却又无法不接受的一个关键点,以至于很多人、媒体都把这个标签定义为“最反人类的设计之一”。我也曾去调研过为什么要把标注服装尺码的标签设计于这个让穿衣者很不舒服的位置,得到的解释是:这个位置是不影响衣物外观、在不拆透明包装就可以对衣物按照大小来分类的位置。

  那么,到底有多大力量,能够让厂家可以置消费者的体验于不顾,坚持这种“反人类”的标签装订方式呢?我觉得理由可能有如下三个:第一,改变这个模式会造成成本的增加,而且这个成本增加的并不是小数字;第二,既然大家都这么做,而且卖的很好,何必要自己主动去当白老鼠给别人做试验呢?第三,有的厂商可能想要改变,但是却没有想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所有的厂商都是在乎成本与利润的,我可以想象出如果改变标签的装订方式一定会增加成本,但是这个成本问题是否可以通过提高售价或者通过营销的方式来解决呢?

衣领上的标签讨厌吗?有没有可能通过营销的方式去想办法解决呢?

  就具体的问题来看,提高售价和营销在这里是密不可分的。提高售价,必须要给消费者接受高价格的理由,而营销,就是要告诉消费者为什么要买这种更贵一些的产品。所以,我想到了一句广告语:把最“反”人类的衣领标签“正”过来。

  当然,我们还可以使用更多其他的文字,比如“没有衣领标签的舒适T恤”,比如“放心买吧,这款T恤不会再让你的脖子难受”;如果是在非正式的场合,我们还可以考虑用一些广告法约定需要规避的字样,比如“第一家为你的脖子考虑的衬衫品牌”,比如“衬衫漂亮,必须要让你的后脖颈子满意”。如果这样的营销方式可以让厂家的消费者看到,并且产品真的如营销词中所说的那样,我想这样的产品在竞争之中是会占据到一个比较好的未知的。销量的提升也可以让我们考虑在不增加销售单价的基础上提升整体利润。

  科技发展的速度绝对超出了我们的现象。所有的问题总是有解决方案的,只是看你愿不愿意去做。在我们不改变标签位置的前提下,是不是可以考虑用一种类似“棉花纸”的材料来做标签呢?这种标签在遇水之前可以和现在的标签一样,让销售环节中的工作人员可以顺利地分类,而消费者拿到衬衫,只要下水洗一下(大多数用户在买到贴身穿的衣服的时候总是要先洗一下吧),标签就会“溶解”到水中,这样的模式就可以既不改变目前厂家的工作流程,又可以方便消费者了。当然,更重要的是可以用上我上面提到的营销方式……

衣领上的标签讨厌吗?有没有可能通过营销的方式去想办法解决呢?

  我不知道是否已经有厂家采用了这种标签制作方式,但是我知道这种模式无法从根本上完成对市场的占领和垄断——可能研发出这种“水溶布”需要投入相当的精力和财力,但是一旦有人研发出来,模仿者再照方抓药就会容易多了。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觉得在这一事件当中我们不能够也不应该只依靠产品的品质去竞争,先做改变的那家企业,有权利也必须通过营销的方式告诉消费者——也许我们的产品不是唯一的,但是我们却是愿意为了消费者的体验而带动产业变革的那家良心企业。

  我相信除了我这种“水溶布标签”之外,让我们的脖子不再受标签的困扰还会有很多其他的方式的,我认为厂家在考虑改变、考虑成本与售价的时候,不应该忽视营销的价值。

  市场营销是一个无法脱离主体而单独存在的概念,但是,我们也绝对不应该把市场营销当作只是“花钱出声”。我们做营销,就要考虑到营销的效果,针对本文的案例,如果你的企业解决了衣领标签问题,那么我认为你做营销推广不但不是一件“花钱、烧钱”的事情,相反,这次营销一定会为你的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以及更大的市场!

  当然,你也需要懂得营销的人告诉你这次营销该怎么做……

衣领上的标签讨厌吗?有没有可能通过营销的方式去想办法解决呢?

注释:现在很多的衬衫、T恤厂家已经把标签取消而直接把标签内容印在了衣服的内部,这已经是个很好的改良了,不过本文只针对那些依旧使用装订式标签的产品。








作者风斯若 微信号 fengsiruo
衣领上的标签讨厌吗?有没有可能通过营销的方式去想办法解决呢?


更多原创营销好文章

扫描下图关注“风营销”

公众号:windmarketing

衣领上的标签讨厌吗?有没有可能通过营销的方式去想办法解决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