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是赢了一场——写在主场胜天津亿利之后
标签:
北京国安谢峰伊尔马兹巴顿奥古斯托 |
分类: 文体娱乐 |
首先,不得不说北京队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结果,能够获胜取得三分,确实是让球队和球迷都可以松一口气,可以让大家有一点点余力展望未来而不是困于过去的愁苦之中。
其次,要说的是北京队的可喜之处不是本场的胜利,而是没有丢球,对于目前北京队的后防线来说,能不丢球真的太难了。我不喜欢批评自己的球员,但是姜涛的不能出场确实对提高后防线的整体实力有帮助。
再次,表扬一下本场比赛中的23岁以下球员巴顿,他的整体融入感以及在攻防两端的表现都强于之前的唐诗,为什么一直不用他呢?不过埋怨是没有前途的,发现了问题再改正就会有机会,唐诗不是不能用,不过还是多给他一些熟悉、适应球队的时间吧。
最后,当然是要说说战术和打法了:
本场比赛采用了双前锋的阵型,我觉得这是俱乐部考虑到了和下一任外教施密特的对接,虽然索里亚诺本场并没有进球,但是北京队的这种变化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既然之前的阵型不灵了,为什么不尝试一些变化呢?
舍弃了纯粹的防守型中场拉尔夫,这是对北京这么多年来的打法的一种改变。实际上自马季奇以来,北京队一直喜欢中场有一个防守型的外援,这种阵型从某种程度上是对后防线的保护,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拖慢了全队的进攻节奏、减少了球队在进攻端的威力。本场比赛中让奥古斯托配合张晓斌来打,基本上起到了组织加扫荡的作用,说起来这个位置也正是奥古斯托擅长的位置,靠后一点才能够把他的调动、组织的能力发挥到最大,为什么之前不这么尝试一下呢?
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张稀哲解禁复出之后的变化,是顶替本场的张晓斌打防守型中场,这样可以和奥古斯托行程同质互补,两个人谁都有足够的调动组织能力,不过可能防守方面会差一点,如果要发挥张稀哲在进攻端的能力,那么可能拉尔夫还是会回归中场,张稀哲顶替本场比赛索里亚诺的位置,这也是一种选择,但是考虑到施密特喜欢双前锋的战术且索里亚诺曾是他的爱将,这样的阵型恐怕只能是纸上谈兵了。
个人感觉,本场比赛给出的信号之一就是以后的北京队不会把外援名额浪费在纯粹的防守方面,这可能会在未来让我们看到更具进攻性的北京足球。
虽然是双前锋,但是伊尔马兹、索里亚诺和巴顿之间的跑位是非常灵活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伊尔马兹在边路拿球、索里亚诺会追到左右后卫的位置,而巴顿在左路的突破有不少次,他的助攻却发生在禁区右侧……,从目前看来,右路的进攻端还没有完全融合到这种立体体系当中,如果真的能够打造好这种灵活的阵容,我觉得我可以冀望当年看到曼联“鲁尼+特维斯+罗纳尔多+吉格斯”的那种感觉,希望变化能够带来北京队的觉醒和崛起。
最后的最后,要说的是在电视机前听到了现场球迷力挺谢峰的的呼喊,我觉得大家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北京队在本场比赛的下半场之所以踢出了写漂亮的配合,主要原因是对方被罚下一人,下半场北京队对比赛的掌控并不能说明我们已经完成了质变。我可以认为在本场比赛我们的战术是成功的,但是上半场的被动说明我们的新阵型和新打法还需要更多的实战检验。
定位好自己,定位好对手,有针对性地去准备、打好每一场比赛……,期待北京足球的辉煌!
前一篇:【夫妻影评】《黑吃黑 S04》
后一篇:【夫妻影评】《邪恶力量 S1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