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主题营销的基本套路——你至少要做到及格线吧?
标签:
城市营销旅游营销文化营销主题特色 |
分类: 营销杂谈 |
城市营销与旅游营销在国内兴起已经有不短的一段时间了,但是我依然发现哪怕是一些知名的公关公司在这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现在的大部分公关公司在“创新方面”都是很有一套的,针对文化主题营销而言,无论是面向城市还是面向旅游景区,他们都有可能提出一些前人所未见的方案,不过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目前出具给文化主题概念的营销方案大都是一些品牌炒作与传播策略,有的只是一些零散的点,我觉得文化主题营销其实和其他产品营销一样,是有着他自身的基本套路的,做到了这些属于及格线以下的东西之后,我们才说得上再怎么做加分!
要给出一个定义
文化主题旅游与其他旅游的差别,就在于它不止是一个景区,人们要去游览的不止是自然风光与人造设施,最主要的竞争力在于它的主题概念。
一般来说,关于文化概念的定义是不可能由媒体或者哪家公关公司说了就算的,所以在这一问题上,基本的理念就是要让学术界参与进来,比如,我们可以举办一个关于本地区文化主题的论坛,邀请文化领域的知名学者参与讨论。在主题与论坛流程制定合理的前提下,景区想要得到的“定义”很快就会由“中立第三方”的口中宣布出来了。
在“定义”环节之中,如果可以做到,最好要把活动办成“国际化”的,论坛之中不仅要请来国内的知名学者、专家,也要请国际上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到场,这样不但能让最后关于文化主题的“结论”更有说服力,对于营销而言,等于也是做了一次国际话包装。为景区争取海外游客奠定了可能行基础。
要让旅游机构参与进来
国内的市场机构不怎么懂得整合资源,做地方营销总是喜欢打造品牌加媒体推广的模式,实际上针对旅游行业的执行,怎么能够不邀请旅游机构到场呢?
结合上面提到的论坛活动,可以邀请国内比较大的旅行社等机构到场,比如以沙龙的形式吧,让景区方面、营销机构等多方面一起进行交流讨论,探讨针对景区开展旅游线路的实施办法。如果有旅行社感兴趣,那么对于景区来说肯定是件好事情,如果旅行社有异议,那么他们的看法在揣摩游客方面也必然更有代表性。当然,除了旅行社之外,一些大的户外团体、自驾圈子的代表也可以是被邀请对象。
制定与地理位置相关的营销策略
人满为患的景区恐怕是不大会再花大精力做营销的,而想做营销的旅游目的地则必然尤其不被认知、认可的原因,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一定会是交通问题。
远离机场、高铁等快速便利的交通工具是很多景区发展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营销机构,我们无法建议地方政府去修机场、修铁路(况且这也不是一个地方政府能完全解决的事情),因此在制定营销计划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到圆形辐射的方式。
对于旅游营销,千万不要一上来就谈什么全网营销,俗,而且没有针对性!正确的旅游营销模型必须以景区为圆点,然后一圈一圈扩大范围,考虑到近途远途游客的交通差异、采取地推和媒体推广结合的方式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我认为以上三点如果都能做到做好,就算是达到了文化主题旅游景区营销的及格线,其他的包装、炒作、传播、服务……,就要看营销公司各自的能力以及景区的配套如何完成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