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中的资源、科技、人口与管理之人口篇

标签:
风斯若风营销市场营销人口团队 |
分类: 营销杂谈 |
“人口”是一把双刃剑
资源相同,科技也相当,对于这样的两个远古部落来说,如果乙方想要击败、统治另一方,人口就成了决定性的因素。
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地球上的物种生存的第一要义是繁衍,这也导致没有天敌的物种很容易在一个局部环境泛滥成灾。目前,人类在地球上就没有天敌,所以,人口数量对于人类来说,真的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数量太大,可能地球不堪重负,而数量太少则有可能人类丧失物种间的竞争力。
不过我想除非大的意外发生,就目前的世界而言,人口不会突然暴增也不会突然暴减,所以更需要我们去想象的是在整体数量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如何通过“流动”来让我们需要人口增加的地方增加人口。
在之前做一些关于地方营销的项目的时候,我总是会坚持地方营销的唯一考量指标就是“增加人口”,因为无论四常住人口还是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都意味着“衣食住行”投入的增加,意味着市场的扩大,而如果这些常住、流动人口都是外来的,则对于地方来说是一种良性的增加。如果增加的人口都是本地人,虽然也会带动消费需求的增加,但同时也增加了各种负担压力,所以我没有想过这种方式的更多的实施可能性。
如果说以增加人口为目的来进行地方营销是一件非常好理解的事情的话,那么我们不妨把这个概念带到我们通常为企业所做的营销概念当中。针对企业营销而言,“增加人口”恐怕要包含的是两个含义:一是增加消费者,二是增加网络访问量。
对于企业或者品牌而言,与常住人口相类似的就是固定品牌受众(或者我们常说的回头客),而流动人口的概念对于企业而言则指的是那些虽然不是固定品牌受众但是却有可能购买产品的潜在消费者(也许是品类受众)。当我们作为乙方为甲方提供营销策略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面向大众(产品所有可能受众)层面的消费者,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品牌固定受众以及把大众转化为品牌固定受众的可能性。我相信对于成熟的企业甲方,在我们的方案中提到这样的概念将会有助于我们竞标成功或者拿到订单。
增加人口是可行的办法,在本文中我想谈的只是策略面的概念,对于增加人口具体的执行方案,肯定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具体分析的,我想,目前营销圈所说的“方案”大都指的是这种“增加人口”的方案吧。
让我们把话题再次引回到营销公司本身,作为乙方的我们,应当怎么考虑增加我们的“人口”呢?
如果我们把“人口”解释成有工作能力、能够为企业带来回报的人,那么这个概念就有些像上面所提到的城市营销了——当这些“人口”是我们自己的员工的时候,他们虽然可以创造价值,但也是企业的负担,所以,我认为像咨询、广告、公关……这类智慧型企业,最好的“人口”应当是以“有消费能力”的流动人口为主。
科技的发展让跨地域的沟通没有任何障碍,这种情况为我们组建虚拟团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去必要的行政与执行人员之外,我认为营销类企业的策略、智慧层面应当是一种“互动外包”的模型——即每一个营销公司有自己的策划能力,同时他们又和外部的其他营销机构、个人有着虚拟团队的架构——这样当一个需要更强竞争条件的甲方出现的时候,属于虚拟架构之中的任何一家公司都可以在不负担人力成本的前提下调动起足够多的智慧资源。
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虽然我所畅想的是一个理想模型,没法真正地百分之百实现,但是到目前我也已经成功地组建起了我的“虚拟团队”。这样的团队建设需要足够的信任、了解,而且还要经常沟通,最大的好处是降低了任何一方的成本,相对差一点的地方是因为大家需要共同来分配利润,所以也没法保证任何一方的利润最大化——不过既然分的是利润,在这个概念下,怎么都是赚到了。
地方营销的“人口”,企业营销的“人口”指的都是自然人老百姓,但是作为营销公司想要增加的“人口”,则是一种建立在科技角度上的人力资源整合。我认为人力资源整合的最高境界就是在整合别人的同时自己一定要先成为别人想要整合的资源——这就是虚拟团队存在的基石!
资源、科技、人口,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属于客观因素,特别是在当今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下,这些客观因素都是很透明的,所以,“管理”的概念出现了——请期待风言风语的下一篇:市场营销中的资源、科技、人口与管理之管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