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眼中的不一样的二次元,不一样的商业化

(2017-04-08 08:55:22)
标签:

市场营销

二次元

风营销

风斯若

商业化

分类: 营销杂谈
我眼中的不一样的二次元,不一样的商业化


  每一个新的经济表现形式都是一个有趣的课题,我一直觉得无论做什么事情“有趣”是非常重要的,而比“有趣”还重要的,就是把一个个“有趣”的难题解开。

二次元商业化就不“纯粹”了吗

  其实“纯粹”、“不纯粹”是个很主观的概念,每个人都可以谈出自己的看法,但是就具体的二次元概念而言,我觉得讨论讨论商业化与纯粹的关系实在是个搞笑的事情,没错,我说的不是有趣,是“搞笑”。

  因为我很想知道,如果没有商业化的运作,那些日本、美国的动漫是怎么到中国的,中国的年轻人是怎么知道二次元的,即便有人拿“盗版”来诡辩,难道印书不花钱?翻译不花钱?进入流通渠道不花钱?没有书商的介入,我真的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到底还会不会有“二次元”的说法。

  所以,我想说的是:何必故作清高呢?你就是因为商业化运作才知道二次元的,如今却要把它标榜成不食人间烟火的“文化”……?真想不客气地说一句:想要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成就先超过宫崎骏再说吧!

不自信的二次元创作者

  很多地不理解源自于不懂得。我认为那些拼命抵制自己的作品被“商业化”的二次元作者其实是非常不自信的,他们一方面沉醉在自己的创作世界里,在粉丝面前充分体会着“当领袖”的快感,一面又害怕去碰触未知的宇宙。

  其实我已经不止一次地和身边的年轻人说过了:想让一切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第一要做到的就是自信,如果你的能力真的像你想象的那样强大的化,无论是什么样的困难,也不会改变你的初衷。

  我想说难道那些二次元的作者就没有本事在商业化的同时依旧保持自己的“纯粹”吗?如果真是这样,不要怪“商业化”,还是怪自己的能力不足吧,当然,这个能力并不是一个人可以具备的,那就怪团队的能力不足吧!

二次元商业化的本质

  我总觉得很多被二次元人认作是商业化的概念不能叫商业化,最多只能算是“庸俗商业化”。我这里想特别点名的就是那些所谓的周边或者泛周边产品的开发,什么茶杯啊,抱枕啊……,最让我觉得无耻加无赖的就是T恤衫……,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些不能说不是商业开发,但是这种商业开发真的有商业效果吗?能对抗什么样的商业竞争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无论你在外人面前多么夸赞自己的二次元形象,你敢保证印有你创作形象的T恤衫真的比印着“我是流氓”、“如朕亲临”的T恤衫卖的好吗?

  如果不做这种横向的比较,所谓的二次元商业开发只是试图卖给自己受众的话,那么二次元经济不过是当年“粉丝经济”这一名词的另一种说法吧。

二次元商业化面临的最大问题

  就目前的国内市场而言,二次元商业化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受众的多少,而是品牌、产品的差异化。

  比如两个形象,一个是地球人,一个是外星人,都做T恤衫、都做背包、都做……,结果呢?谁都没法跳出自己的受众范畴,最后的结论只能是越做越窄,等到有一天自己的受众被别的新鲜的不知道什么概念吸引走,一个故事就这么结束……

  之所以有可能出现上面所说的情况,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竞品之中的差异化。从动漫形象的角度而言,二次元是没有差异化,你能想到的版权输出方式他也能想到,你能做到的他也能做到,这就导致了每一个起于草根的二次元形象寿命都非常有限。

  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概念:对于娱乐方式,人们总是喜新厌旧的。

  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想要把二次元的商业化做好,在拥有一定受众数量的基础上,最主要的概念就是要把作品上升到品牌的高度,并在品牌的层级内寻找差异化的竞争手段。尽管现在的广告语不允许用“最”,但是在二次元创作团队的心目中,至少能够说清楚自己的产品或作品是哪个领域里的“之最”吧。目前的情形是,让这些团队说清楚自己作品的特点很容易,但是说到相关的衍生品,没有人能够说出真正的,能够让消费者产生认同感的差异化概念。

  只有具备了差异化的基础,才会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才会在竞争之中受到更多有实力的潜在合作伙伴的关注——,如果那些资本家们想大投入拍一部电影,结果发现选谁都一样,那就……,真的选谁都一样了!

工夫在诗外

  人们总是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自己的主观意识而且越陷越深,忘记身边的世界其实更加丰富多彩。

  二次元想要往三次元转化,作为二次元人正确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三次元世界,而不是总沉醉自己的小世界里。小宇宙总要爆发一下才能够打败更强大的敌人。

  在我看来,越是成功的二次元形象越需要的,就是摆脱自己对自己的束缚,跳出来看看!

  在商品世界里,让人喜欢和让人购买虽然有的时候很接近,但是接近并不代表等于,而且这个接近还是“有时”。鉴于一些商业价值,我没法在这篇文字中表述清楚我对二次元商业化的全部细节想法,不过欢迎私下交流。






更多原创营销好文章

扫描下图关注“风营销”

公众号:windmarketing

我眼中的不一样的二次元,不一样的商业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