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设计,为更好的世界》
标签:
设计创意创新设计为更好的世界生活 |
分类: 夫妻书评 |
说老实话,看过那么多的书,很少有一本书像《设计,为更好的世界》这样让我难以评价。
在这本书中,作者给我讲述了很多关于设计的、有趣的话题。如果我是一个痴迷于设计的美术师、设计师、规划师……,我想我会从这本书里找到很多论据可以支撑自己或许经常不被人理解的观点;但作为一个喜欢文化和营销人而言,我却觉得这本书稍微“浅显”了一点,作者说了很多成功的案例,但是并没有说明这些案例和“设计”之间的必然联系。
在试图驳倒作者的想法之中,我一直认为设计与产品、生活、世界的关系并不是直线联系,一件好的产品,一段美满的生活,一个美丽的世界,和设计有关,但是和其他更多更多的方方面面也有关。
或许,作者认为“设计”是人们为了改变世界而能够主动采取的动作吧。
在读过这本书之后,我认为我有两点收获:
第一点是让我可以对于那些认为“设计至上”的合作伙伴可以有更好的心理体会。很多时候,当我们把自己做的方案交给美术人员去排版的时候,我都会担心他们排出的版式我不喜欢、客户看不懂。《设计,为更好的世界》作者说的一句话我是非常认同的:没有那个设计的目的是平庸。所以,看过这本书,也许我可以更好地去分析设计师的思考逻辑,用他们能够听懂的语言和方式去和他们交流,让沟通更顺畅,这也算是我对自己工作目标一种“设计”吧!
收获的第二点则是这本书关于设计的一些案例以及书中的一些图片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们的世界难道不完美吗?我们为什么要去改变世界本来的“设计”呢?
之前为古迹是否要修复曾经和很多学者、朋友发生过讨论,我一直认为古迹之所以是古迹,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们修建于很久以前的年代,穿越时光来到今天,这些古迹必然会经历风风雨雨,如果把些风雕雨刻抹去,让这些古迹看上去像新的一样,我觉得它就不是古迹了,因为古迹并不是一个死的建筑,他经历的时间也是它被称为古迹的原因之一。无论怎么设计,怎么“修旧如旧”,我都觉得没有任何一个修复古迹的设计可以算得上及格的。
或者,在我的心中,一直认为最好的“设计”就是最自然的、最不刻意的设计,为了设计而做出的设计总是会显得做作。如果我们设计一件工具,那么就不应该考虑它的艺术价值,同样,如果我们设计一件艺术品,那么也应该抛开它的实用性,让一切都归于简单的本源,让自然的状态来帮助我们产生灵感,设计出最自然的“设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