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组图:无论你相信与否,这就是地球上我们不曾见识的“奇妙世界”

(2015-07-30 08:21:13)
标签:

生物

趣图

章鱼

脂肪

网络文摘

分类: 网络文摘
组图:无论你相信与否,这就是地球上我们不曾见识的“奇妙世界”
这是一种烟灰蛸属(Grimpoteuthis)的深海章鱼,其外套膜上长着很大的肉鳍,在腕足之间也长有肉膜。

组图:无论你相信与否,这就是地球上我们不曾见识的“奇妙世界”
卷羽鹈鹕头部的近距离特写,拍摄于希腊的Kerkini湖。这种海鸟的体型很大,体长甚至可以达到1.8米,翼展超过3米。它们以鱼类为食,成年个体为一夫一妻制。在19世纪和20世纪,卷羽鹈鹕的数量大幅下降,目前的个体数在1万到2万之间。

组图:无论你相信与否,这就是地球上我们不曾见识的“奇妙世界”
这是一种鞘翅目窃蠹科蛛甲亚科Gibbium属的昆虫,外形十分类似蜘蛛。Gibbium属的种类在世界上除南极洲之外的大陆上都有分布。图中这只蛛甲采集自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图森市。窃蠹科种类的幼虫常在木头中钻洞居住,而蛛甲也是常见的仓库害虫。

组图:无论你相信与否,这就是地球上我们不曾见识的“奇妙世界”
这是蔗糖晶体的显微图像。我们日常所用的蔗糖提取自甜菜或甘蔗。这张晶体图片是用彩色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的,如果图片以10厘米宽度打印出来,则显示的是放大65倍的晶体

组图:无论你相信与否,这就是地球上我们不曾见识的“奇妙世界”
这种鱼的名字是埃氏吻鲉(Rhinopias eschmeyeri),拍摄于印度尼西亚北苏拉威西省的比通海域。埃氏吻鲉常被捕捞作为观赏鱼,它们的下颌处长有两条触须。

组图:无论你相信与否,这就是地球上我们不曾见识的“奇妙世界”
这是一种生活在南美洲的角蝉,学名是Heteronotus maculatus。角蝉的外形非常奇特,科学家认为这是一种伪装的手段。图中这种角蝉演化出了类似黄蜂的外形。世界上有超过3000种角蝉,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上。

组图:无论你相信与否,这就是地球上我们不曾见识的“奇妙世界”
这张“抽象派”的图片由NASA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的“高分辨率图像科学实验”装置拍摄,显示的是火星上的巨大盾状火山——帕弗尼斯山。火山口内部可以看到灰色的碎屑堆,其高度至少有62米,顶端在环形火山口下方约28米处。

组图:无论你相信与否,这就是地球上我们不曾见识的“奇妙世界”
一只在珊瑚上活动的海蜘蛛,其学名为Anoplodactylus petiolatus。图片拍摄于马来西亚的婆罗洲岛海域。海蜘蛛是一类海洋节肢动物,外形与陆地上的蜘蛛非常相似,但二者只是远亲。有些海蜘蛛能长到60厘米宽。

组图:无论你相信与否,这就是地球上我们不曾见识的“奇妙世界”
这是你身体内的一部分——脂肪组织。图中蓝色的是脂肪细胞,环绕其周围的是结缔组织。脂肪细胞是人体最大的细胞之一,单个细胞的直径在100到200微米之间,细胞内部几乎是由单个脂肪液滴组成。脂肪组织在皮肤下方组成了一个“绝缘层”,储存着从食物中吸收的能量。

组图:无论你相信与否,这就是地球上我们不曾见识的“奇妙世界”
这是迈氏条尾魟(Taeniura meyeni)腹面口部的特写,图片拍摄于马尔代夫的Vaavu环礁。迈氏条尾魟的体盘能长到1.8米宽。

组图:无论你相信与否,这就是地球上我们不曾见识的“奇妙世界”
这张图显示的是人类大脑白质中的神经纤维分布。白质连接着大脑的各个区域,也连接着大脑和脊髓,起着传输神经信号的功能。图片是利用扩散光谱成像技术(DSI)获得的,这是一种更加先进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展示了神经纤维纵横交错的模式。

组图:无论你相信与否,这就是地球上我们不曾见识的“奇妙世界”
这是犬绦虫的头节图像。狗和狐狸等是犬绦虫的终宿主,家兔和野兔是其中间宿主。犬绦虫头节的尖端具有钩子,能挂在宿主的肠壁上。它没有消化道,而是利用皮肤来吸收宿主肠道中半消化食物的营养。图片采用彩色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获得,在10厘米宽度打印时为75倍放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