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书评】《有效营销》——罗伯特·肖(英)

标签:
营销市场管理书评企业管理 |
分类: 夫妻书评 |
记不清楚是第几次读《有效营销》了,这次利用在地铁上的时间又读了一遍,感觉依然有收获。
从这本书本身而言,有三点值得总结:1、作者很推崇“成功经验”,书中可口可乐案例以及微软高管的话总被拿出来当做论据;2、书中提出了营销策略方面的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但是应该放在第一位的要素——营销标的所在品类的市场潜力,这个就不多做解释了,明白的自然明白;3、这本书的后半部分基本没什么用了,不是作者写的不好,而是时过境迁……
以下是我在看这本书时联想到的一些现实:
最近看一些营销策划,发现大家把背景环境都当成了静态的,事实上市场竞争是瞬息万变的。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必须考虑到更多的变化以及应对措施,只考虑静态环境的方案只不过是停留在了理论阶段。
当所有的电商主都采用相同的销售模板的时候,也就注定了大家不会取得相同的成功,而却更容易犯同样的错误。
低层级的营销停留在了感性的阶段,大数据概念的普及似乎帮助营销找到了理性的数据支撑,而真正的营销是需要感性与理性结合的,因为消费是由人来完成的,而人是感性与理性的矛盾统一体。
所有的企业都希望能够诱惑消费者,通过对其他品牌、产品的不忠诚转换成对自己的忠诚来实现销售目标,难道不是在搞笑?
创新如果真的那么具有决定性,可口可乐为什么那么“守旧”却一直占据着市场的最高点?
作为感性思维的一部分,人们更多地是在关注别人买了什么,而不是是否适合自己,是否真的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