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夫妻书评】《大数据时代》

(2014-11-11 10:01:55)
标签:

股票

分类: 夫妻书评

【夫妻书评】《大数据时代》

 

 

Big Dat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

作者:(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英)肯尼思·库克耶 著; 盛杨燕,周涛 

 

这是一本很好看的书,虽然讲的是一个关于未来的趋势的问题,但是读起来并不枯燥,其中的一些案例还很生活化。对于不了解大数据的人而言,这本书绝对是最好的入门读物。

 

从整本书的结构和行文来看,作者并没有标榜什么的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而是从大数据的现象、到大数据的本质、再到大数据的应用、法律问题、未来发展等等,让即使不是专业领域的读者也可以循序渐进地对大数据概念完成清楚的认识。

 

从我个人读书的方法而言,在看完一本书之后,我总是会挑出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三个点,对于新的知识点的吸收不必贪多,三个刚好,况且如果是好书的话,可以再读,再再读,每次都提炼出三个要点,不怕重复,直到真正掌握。

 

对于《大数据时代》,在看完之后我印象最深刻的第一个点是开头的案例——也就是Google通过搜索联系到流行病爆发趋势的大数据模型,我觉得这样的一个开始让我很有兴趣继续阅读下去,同时,作者采用这样的一个案例也把自己后面将要讲述的“大数据”概念做了一个简单明了的定位。

 

第二个我留在我脑海中的概念是“大数据在回答‘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我觉得这个概念很深刻也很传神地讲出了大数据的核心理念,尽管作者在书中一再否认,但是数据是绝对理性的,程序是冷酷无情的,程序与算法可以得出很多关于现象之间的联系,却无法分析出这些现象为什么以及如何联系到一起,这是一个很让人振奋的概念。因为如果大数据真的能够解决所有问题了,那么人的脑袋就不怎么有用了。毕竟世界不是由数字和数据组成的,也许我们能够通过数字模型来描述这个世界,但是代替不了。

 

第三个作者留个我的印象是关于开拓思维的,而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大数据可以不要求精确精准”这一点,作者言道:从大数据的角度来看,“2 2=3.9”是可以被接受的。这是一个多么荒诞却又多么合理的逻辑啊!

 

当然,这本书留在我的记忆中的知识点肯定不止这三个,但是我觉得先记住这三个就足够了,贪多嚼不烂。

 

注:这本书特别适合那些幻想着只读一本书就能对大数据侃侃而谈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