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夫妻书评】《适应者死亡》

(2013-03-06 16:40:08)
标签:

杂谈

分类: 夫妻书评

【夫妻书评】《适应者死亡》




书名:适应者死亡-媒体狂欢时代的全球战略博弈
作者:石海明 / 刘杨钺 / 张茜
出版:武汉出版社
年份:2011.3


  《适应者死亡》是一本立意很好的书籍,可以看出,三位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也查证了大量的资料,不过我觉得这本书其实还可以写得更好。


好的立意不代表好的著作

  在我看来,《适应者死亡》是一本让人们警醒的书,提醒人们不要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而是要正视现实,正视我们所要面对的一切……,但是作者这本书究竟要写给谁看呢?给老百姓,给当权者,给中国人,给外国人?客观地说,这本书其实更像是论文,是给很小众的一拨人看的,这样或许会达到作者写作本书的目的,但是作者在书中的案例中却列举了电影、体育等许多大中参与项目,好像这本书又要考虑到民众读书的感受,想要兼顾是好的,不过一本书是很难做到绵绵俱到,想表现的内容太过庞杂反而失去了重点,让人有些看不出精髓。

 

  作者们是经过研究的,但是他们在写作的时候同样犯了主观的错误,为什么他们会认为人们会因为拿科幻电影来衡量美国军队的实力呢?所以说,他们想要论证自己的观点二找适合的论据是没错的,但是不应该把这种观点强加于民众,书中提到了《拆弹专家》和《阿凡达》,作者们提到了获奖,但是是否看到了民众对电影的喜爱程度呢?是喜欢看《阿凡达》的人多,还是爱看《拆弹专家》的人多?而当大家看《阿凡达》的时候,感受深刻的是对于外星生物的赞叹,还是美国军方的实力呢……?如果作者的理论结构成立,那么张艺谋的那些获奖的电影是不是也麻痹了美国人呢?

 

  现代社会,想写好一本社会学的书太难了,因为这需要作者有非常博而精的知识。具体到《适应者死亡》,其实世界上不是只有中国美国两个国家,作者提到人们说篮球的时候想到美国,说电影的时候想到美国……,但是为什么不说足球呢,说足球的时候谁会想到美国?不要忘记,世界杯可是指的足球,再没有一个单项体育项目可以达到与奥运会分庭抗礼的地步了。

 

中国的文化传统到底应该是什么

  在《适应者死亡》中,作者着重“批判”了一下《当中国统治世界》和《中国不高兴》,虽然我也觉得这两本书都是站在某个角度去看问题,不够全面,但是没必要去攻击他们吧,中国的文化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在政治、文化的角度,你想说你是对的,并不代表别人就是错的,虽然我很欣赏《适应者死亡》的立意,但是他们这种靠攻击他人来抬高自己的方法我认为不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适应者死亡》书中提到了“棒杀”与“捧杀”两个概念,其实作者更多的是抨击“捧杀”,对于和他们观点不统一的,则是一律“棒杀”。事实上在作者指责其他人相信了那些不负责任的言论的同时,自己参考的资料又是从何而来呢?三位作者如果能够再比较一下不过观点论据的真实可靠性,就会更有力度了,而不是简单的说“他们的观点是因为被媒体蒙蔽了,我们的观点虽然也来自媒体,但是我们的观点是正确的。”

 

应对的方法

  看到问题总是容易一些,但是想到解决方案则要困难的多,《适应者死亡》的可取之处之一,在于作者们试图去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案。

 

  在作者的观点之中,我比较赞同的是教育与智库的概念。教育的目的是让接受教育的人懂得如何去看待世界,如何去判断对错,这一点,在很多地方我们做的是不够的,不过如果能够在正确的引导下恢复一些传统教育中精华的部分,应当可以达到一些效果;智库是一个让人向往的话题,首先,中国不是没有智库,那么多的治理国家的方法不可能是某个人拍脑袋想出来的,而一定是经过了建议讨论的,但是,无论是怎样的智库,想要真的帮助社会发展,就必须抛开一些门户纷争,在阶段中一切从结果出发,找到最有效率,性价比最高的办法。对于科技、学问是不应当有地域、门户之见的,《适应者死亡》中对于比较各个国家的论文数量的论证方法看似很精准,其实却没有说明问题,想要发展自身,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全部都是原创呢,拿来不可以吗?美国之所以有了如今的发展,难道都是强调全部原创吗?——不是反问,而是疑问。


结论

  《适应者死亡》是一本绝对可读的书,这本书真的可以带给我们思考,但就像作者们“批判”其他的一些作者一样,我们从书中获得的,并不应当是一些或许偏颇的见解,而是在阅读中培养我们自己看清、了解世界的方法。《适应者死亡》本身就是一个有待商榷的命题,说是悖论过了,算是一家之言吧,那个“温水煮青蛙”的科学实验到底是真是假还有待讨论,即便它是真的,我们为什么就一定是青蛙呢,难道我们不能是水?再放大一点来说,在环境破坏已经难以逆转的今天,地球需要选择适应或者不适应人类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