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夫妻书评】《习惯的陷阱》

(2012-11-29 11:59:34)
标签:

习惯的陷阱

habit

行为营销

市场

习惯思维

分类: 夫妻书评

【夫妻书评】《习惯的陷阱》

【夫妻书评】《习惯的陷阱》

 

原名:《Habit The 95% of Behavior Marketers Ignore》

作者:尼尔·马丁(Neale Martin)  高彩霞(译者)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1年) 原著出版日期 2008.6


  刚看完《看不见的大猩猩》,再读这本《习惯的力量》,一切都显得更有结合,也更有趣一些,不过很明显这本书是讲营销的。

 

一 如何利用情感记忆法

 

  对于一本讲营销,讲心理学方面的书,我的第一印象却是作者所说的如何让记忆更深刻,他的例子举得很好,我们都很容易记住自己婚礼现场的一些细节,但是对于发生的日期更近的一些日期中的事情却完全没有印象,这绝对是情感起到了不一样的作用。

 

  我暂时还没有想到关于给受众一个情感刺激,从而使营销达到更好效果的方法,这个恐怕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不过这本书里的这部分内容却提醒我可以用这种情感记忆的方式让自己记住更多重要的事情——或者倒过来想,在一些特殊时间、特殊事件中去记忆一些重要的事情,记忆应该会深刻很多。

 

二 习惯思维区

 

  虽然我们一直都会说“习惯使然”,但我相信大多数的人都不会像本书的作者一样,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这所谓的习惯,更不会去考虑什么习惯思维区与执行思维区了。

 

  我觉得读书的好处之一就是在这里,很多我们日常都用到或者体会到的东西,书籍的作者帮我们把它们整理成概念,表达的更准确,也更容易记忆。

 

三 更像是教材的一本书

 

  有的书读着像故事,有的书读着则像教材,《习惯的陷阱》就有点像教材,我想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这本书的普及。

 

  我觉得,本书像教材的重要的原因,就是恐怕作者真的是在写一部教材,而且作者尼尔·马丁更像是做理论研究的,因为书前面的部分写的很好,而后面写的关于“行为营销”的内容,总感觉像是缺了点什么。

 


  有的时候,读书可能不是记住了什么书中的概念,而是那些我们并没有觉得自己记住,却在不知不觉中会经常使用的知识,比如这本书的名字,就是一个很好的提醒,如果你是一个够级别的营销人的话,可能会因为“习惯的陷阱”这五个字想到很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