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词曲赋】《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

(2011-02-08 11:47:32)
标签:

拨云寻古道

倚树听流泉

李白

夫妻影评吧

文化

分类: 文体娱乐

【诗词曲赋】《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

《寻雍尊师隐居》
   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一直很喜欢语文,一直很佩服李白。喜欢语文因为它是我的母语,因为它是我学习其它知识最好的工具;喜欢李白则是因为他对汉语文字的使用达到了一个极限,短短的几十个字,李白可以把它们组织的很有“仙气”,这绝对是一种超越了“境界”的境界。

 

  《寻雍尊师隐居》之中,我最喜欢的两句是“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今天回头来看,喜欢这两句诗,喜欢自然的感觉从小就伴随着我的成长。

 

  在十几二十年前,我去过一次泰山,因为想要看日出,所以从半夜就开始登上,当时没有什么时间的概念,就知道傻爬,到了山顶的时候,离日出还早的很。租了一件棉大衣的我无聊地四处晃着。在玉皇顶的周围,雾气还是很重的,离开人群三五步,眼前就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了,再往深处走,连周围人们的语声也模糊不清了,前后左右都被白雾包围着,好像颇有“拨云寻古道”的感觉,只不过李白写出了仙气与逸气,我当时的感觉恐怕更多的是寒气和“鬼气”了。哈哈!

 

  还有一次是我十八岁,刚刚上大学,系里的学长组织去京郊的虎峪,说老实话,久居城市中心的我真的没有这么亲近过大自然。我记得我们当时住在深山的一处农家,出了那个院子,就不再有路灯了。不想和他们一起打牌,我也没拿手电,就借着微弱的月光沿着崎岖的山路走着,感觉上有一里路远近吧,当时就一点人语声都听不见了,山路的一边是潺潺的溪水,当时开学没多久,是秋天,青蛙、蛤蟆在溪水的周围叫个不停,我摸索着走下大路,走到溪水边,因为有水反射着月光,似乎还明亮了许多。找了一块大石头,我就那么静静地坐在上边,仔细地感受着略带凉意的风,嘈杂却又空灵的蛙鸣,可流淌至人心灵的溪水……,虽然无法进入冥想的地步,但却感觉自己已经不属于这个红尘世界了。我想这大概就是“倚树听流泉”的感觉吧……

 

  古道或许人人都寻得,但能拨云者如今安在?有些感觉,真的是不能容易感受到的。在空灵的深山之中,青牛白鹤相伴,你能不去想象得道的高人隐居于此吗?

 

  “独自下寒烟”一句我觉得写得也非常之妙,与“拨云寻古道”相对应,上山时兴高采烈看到的白云,如今在夜色下已经变成了凄冷的“寒烟”,简单的两个字,就把不忍离去的情绪表露的淋漓尽致。

 

  真的很喜欢李白的诗,真的很想学习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