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5/middle/52159302g946cd6801eb4&690
“拥有就是负担”,金庸不愧是大师,一语道破人生玄机,禅宗也应该视为一种超然的境界。
我们不难看到,相当多的旅游者总是有着特别的购买欲,平时节俭、旅游慷慨大方,其实所购买的所谓纪念品、土特产,十有八九是可要可不要的。在途中,自己的负担不断加重;即便回到家里,这些东西又得找地方存放,而所谓的宝贝即使送人也显得不和时宜,“拥有”反而成为了一种负担。
若干年前,平生面临诸多的困惑与选择,曾经在诗作《又见昨天》中这样写道:
“走过的路似曾相识
远去的人带回新的催促
为了那永远述说的‘为了’
我反复掂量着自身的拥有---”
在当时条件下,能够拥有和支配的东西并不多,但从不觉得自己贫寒或者清贫,尽管有点阿Q的自我慰藉,但日子同样可以与快活相伴!
而与笔者生活绝然相反的是,曾经一位阔少妇,最大的癖好是购买衣服,每周至少要逛3次以上的服装市场,几乎每次都是满载而归,但很多衣服可能就是试衣时穿过,回到家放入衣橱再也懒得去打理,正如平生经常购一大堆书放入书架而无暇顾及一样。一段时间后,少妇又为处理这些衣服发愁,开始是送人和捐赠,后来演变为把虽然过时但还簇新的衣服当着垃圾悄悄扔掉,有一次,居然把口袋里的部分首饰连同1万多元现金也作为“垃圾”处理了!
由此看来,拥有不仅是负担,有时甚至是一种负罪。可惜的是,我们在大力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时,相当多的无谓、无聊的消费居然被一些经济学家津津乐道地称之为消费刺激生产、拉动内需保增长的良策!正因为如此,激发了人们不断攀升的占有欲、消费欲。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地球上的资源再多也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繁衍却是生生不息的,如果因为“欲望”而无节制的拥有,人类岂不成了环境恶化、资源衰竭的加速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