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而竭,那就修无为吧

(2021-08-03 10:37:13)
标签:

杂谈

分类: 上海日子
         三而竭,那就修无为吧

     当初为了退休发下的大话,看来真要变成了笑话。

除了第一年国内跑了些地方,本来计划等某人也退休了再国外走走住住的想法,也无限期地被搁置。
而最近2年,国内也不太敢跑了,上海市内现在也不敢跑了。

好在小区附近新辟了条路,每日散步还是比较舒适的。特别是走向不错,南北向,东边是shu的院墙,正好挡住朝阳,这样的三伏天,8点后出门走路时还可以不被晒。转弯后就是上大路,据说也是宝山的景观路,人行道两边的绿化形成了绿廊,走在上面的感觉更好。下图即为景观上大路,早上散步随手所拍。第2张为全景,用美图缩小到4M才发得出,现在微博越来越不好玩了,不仅尺寸太小,而且一次只能插入1张,2张图都得分2次发,怪不得许多人改玩美篇:
三而竭,那就修无为吧
三而竭,那就修无为吧

这条路应该完全是shu割让出来的,原来是shu的绿化带,推断是为了减少被借道带来校园内的混乱,因为上大路上有几所中小学,以前很多接送小孩子的电动车都从西门穿校园借道。虽然主观上是为自己,客观上也还是为周边的民众做了好事,至少是提供了步道,每天晚上散步的人相当多。当然如果做成健身步道就更好了,可惜当政者还没有这样的亲民思维。
这条新路一边是shu院墙,一边是小区。其实就只有2个小区,一个是其自己的学生村(宿舍),一个就是我们小区了。下图中左上红尖顶的即为学生村,右下的则为我们小区。但晚上散步的则许多是从周围其他小区的,如jq、shd、wh等等,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
三而竭,那就修无为吧

三而竭,那就修无为吧

上图中的桥是专门连接校园及学生村的过街天桥,自行车可以推上去,行人是不能上去的。只是使用率并不高,很少看见上门有行人。学生们还是更喜欢走原来的学生村大门再到西门,因为顺道可以购买各种食物。所以相比过街天桥的冷落,十字路口则是繁忙得多了。

这么详细地介绍这条新路,也是为了说明新形势下的新生活方式。不能远行那就安于当下,发现当下的美好,正如题图中的“上顺天时”吧。有说是上帝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会打开一扇窗,门走不了也可以从窗走,最不济还可以从窗远眺,人的智慧大约就在于这样自我安慰,方能走完充满坎坷的人生吧。
原以为疫苗接种已达80%多了,就快可以远行了,不料这些天又出现了新局势,反反复复,正应了“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原打算的“提前退休,趁有精力有愿望”,已被拖得既无精力也无了愿望。连带衰竭的还有许多许多,于是每日只能就是日常平庸,说得好听点吧是在修身养性。至少这个还是可为的。做不到“下养万物”,至少可以养自身,从每日早晚2次的走路做起吧。


补:朋友圈里看到题图中的测试,手欠也玩了一个,好吧,未来5年就修无为吧。顺应与破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如何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