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作为运河城市的各国首都(一)

(2020-05-30 08:59:11)
标签:

地理

闲将往事思量过

游记

读书

分类: 运河城市纪行



(一)
这些时在微信读书上乱看,从蔡澜的某本书中得识一个日本作者,先是因为其名字很特别,加之蔡澜在其书中说,这位作者是其指定的译者。
蔡的书记不起名字了,主要是他的书也太多了点,味道又大都差不多,扯扯拉拉的一点小事,实在没有辨识度,看多了也就不过尔尔了。
可其指定的这位日文版译者却让我记住了,因为其独特性以及亲切性。亲切是因为与其在许多方面的相似性,1962年出生的女性,1980s年代读大学,有海外留学经历,年轻时爱折腾,中年后觅一大学教书为生,等等。独特性则是,作为一个东方土生土长的日本人,却是一位中文写作者,出版了许多中文图书,也开了许多中文专栏。抱着学习的态度,在微信读书上找来其著作,居然还找到了好几本。这么看过来,对其颇生好感。
第一次在她的书中得知东京居然是运河城市,实在是感觉太不思议了。因为看过了许多影像,都没有特别介绍这点的,而影像本身也反映不出来。
在她的《我这一代东京人》里,在介绍银座时写道,“东京前身江户的历史可追溯到一六〇三年(相当于中国的明朝末年),当时统治全日本的德川家康将军在此地开幕府。虽然之前也有人在这里盖过小城堡,但是发展为大城市是德川时代的事情。政权基础一稳定,德川将军马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土木水利工程。江户城盖在武藏野台地的尖端,东南边面向太平洋江户湾(现东京湾);下面沼泽中,本来叫做前岛的一带填拓起来,划为工商界平民生活的地区“下町”。海里造出来的陆地,如意大利威尼斯一般,四通八达的运河为最重要的交通路线。银座西边有城壕,东南北三边则有运河,是个去哪儿都要过桥的小岛。城池大手门外的日本桥定为全国街道的基准点。当时从江户通往各地的大街道共有五条;其中通往京都(天皇居住地)的东海道为最重要。离开日本桥后一公里多,过了第一座京桥后进入的地段,一六一二年开设了银币铸造所,就是银座这地名的起源。”
当时看也就看了,只是感慨了一下,因为主要是为了看她的书与文字,所以也就没太在意。

读书笔记,作为运河城市的各国首都(一)

微信读书有一个功能就是“推荐”,大约是见我读了许多有关日本的书,随后每日的推荐中总有一二本。有些点开,有些不点开,书名当然是主要选择标准;有些点开后就放弃,有些点开后就加入书架,睡前翻翻,这时的选择标准主要是目录与简介了。于是很讨厌那些以一二三作小标准的懒作者,完全没有信息含量,除非是已知的特意寻找的,这样的书大概率是不看的。
昨晚收到的推荐中有《假如岁月足够长》,因为年龄渐长的缘故,对这类书有很强的接受感,就像看看他人是如此适应岁月的,如此逐渐与岁月和平共处。我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哈哈,不谦虚),向身边的人学习,向书本学习,这些都是经验的来源,弥补自己经历的不足。当然对作者本人的好誉也是一个原因,据介绍, 三浦紫苑,日本当红的新生代小说家、随笔家,直木奖、日本书店大奖得主。1967年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假如岁月足够长》是三浦紫苑荣获书店大奖后的全新力作,融合了她多样的写作特征,是三浦紫苑的“集大成之作”。哈哈,又是女性,又是1960s年代生人,还与新井一样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
这是关于两位老才艺人的小说,一个细工花簪匠人,一个银行退休职员,两个加起来146岁的大叔。这两位的故事还没看完,但看到了以下文字,“户时代造好的大小运河连接荒川和隅田川,现在在市内依旧随处可见。加上净化水质项目全面启动,眼下为欣赏水乡风情来访的游客渐渐多了起来。”
啊,原来东京的运河不是过去时,是现在进行时呢。东方现在还是运河城市,东京的水乡风情还是现在的旅游项目呢。怎么东京的各种影像中少有介绍这点。
一直遗憾还没去过东京,现在反倒有些庆幸了,不然肯定会遗漏东京的水乡风情呢。

(二)
没想过3000万人口的日本首都居然是运河城市,于是联想到去过的同样是首都的几个运河城市,时间逆序依次为:俄罗斯圣彼得堡(曾经)荷兰阿姆斯特丹、丹麦哥本哈根
我们是2015年跟团去的俄罗斯,第2站为圣彼得堡。在其的几天,深刻感受到其也后二个城市的相同点。其实这也难怪,圣彼得堡本就是俄国向欧洲学习希望融入欧洲的重大的举措,虽然直到如今,这一希望也谈不上实现。但这个城市还是很欧化的了。

读书笔记,作为运河城市的各国首都(一)

读书笔记,作为运河城市的各国首都(一)

读书笔记,作为运河城市的各国首都(一)

读书笔记,作为运河城市的各国首都(一)

读书笔记,作为运河城市的各国首都(一)

因为相像,当时有些亲切,所以拍了以上相片。现在为了确认上述相片的背景,在网上查了下,资料说,“圣彼得堡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涅瓦河河口。城市发端于1703年,彼得大帝在涅瓦河口的兔子岛上建立彼得保罗要塞,后扩建为城,称圣彼得堡1712 年俄国首都从莫斯科迁到这里,持续200余年。涅瓦河三角洲上数十条纵横交错的水道和运河,把大地 分割成近百个小岛,靠400 多座桥梁相连,使之具有独特的"水城""桥城"景观。中心城区在大涅瓦河南岸,全市最繁华的涅瓦大街横贯城区,海港、河港和各类工厂分布在外围的瓦西里耶夫岛区、彼得格勒区和维堡区,昔日帝都留下的俄罗斯古典建筑群和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如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要塞、冬宫与皇宫广场、夏花园与夏宫、海军总部大厦、圣伊萨克大教 堂、十二月党人广场斯莫尔尼宫俄罗斯博物馆、喋血教堂、驷马桥„„”

其实圣彼得堡是向欧洲学习的窗口,所以是俄罗斯文化西化的桥头堡,是其著名的科学文化城,罗蒙诺索夫、门捷列夫、普希金、果戈 里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都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过,城内拥 有数以百计的科研机构,数十所高等院校,以及众多博物馆和图 书馆、影剧院等。

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是在丹麦访学阶段的跟团游。这一次去了好几个欧洲国家,得益于申根协议。这次疫情也使这些国家之间关闭了边界,很是遗憾。


读书笔记,作为运河城市的各国首都(一)

读书笔记,作为运河城市的各国首都(一)

读书笔记,作为运河城市的各国首都(一)
读书笔记,作为运河城市的各国首都(一)

阿姆斯特丹作为运河城市是更知名的了,上面的图片是不是与圣彼得堡有很大相似感呢。

因为在哥本哈根居住了一年,所以对其运河城市的特点有更多些的接触,比如经常去的国家图书馆就在运河边,图书馆前广场就在运河岸上,运河中游船上的客人热情地向岸上招呼;学校就在运河的另一岸。

读书笔记,作为运河城市的各国首都(一)

读书笔记,作为运河城市的各国首都(一)

读书笔记,作为运河城市的各国首都(一)

读书笔记,作为运河城市的各国首都(一)

以下是哥本哈根的新港,是不是与圣彼得堡更相似呢:

读书笔记,作为运河城市的各国首都(一)

读书笔记,作为运河城市的各国首都(一)

读书笔记,作为运河城市的各国首都(一)
读书笔记,作为运河城市的各国首都(一)

我们是穷访问学者(这点在后面要发散一下的),没舍得坐游船,但也想体验一下运河水上行,所以选择乘坐水上巴士,感谢这样的举措,希望我们运河城市别尽想着赚钱,搞些什么高大上的画舫游轮,也能提供这样平价的水上巴士,最后一张是从水上看国家图书馆:

读书笔记,作为运河城市的各国首都(一)

读书笔记,作为运河城市的各国首都(一)

读书笔记,作为运河城市的各国首都(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