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水乡古船行(嘉兴2:《京杭运河,两岸行》嘉兴篇的笔记)

标签:
地理杂谈历史纪录片游记 |
分类: 运河城市纪行 |
这是村上春树在其《远方的鼓声》的前言里的一段话。该书并不是村上最有代表性的图书(小说),而是一本纪行类图书,主要汇集了其40岁左右旅居欧洲3年的旅行记录。之所以特别找来看看,也是想借此学习纪行类文章的风格。
但对于上述的这句话略略有点腹诽,因为“将亲眼见到的东西写得像亲眼所见”像是绕口令、无厘头,总之就是感觉有些似是而非,完全不得其法嘛,不具备可操作性。
比如拍照的经验就告诉我,即便是不加后期的原图,也不能如亲眼所见。所以不能相信图片中的风景,它会和你的亲眼所见有太大差异。这也就是照片有照“骗”的说法。
更进一步,每个人的”亲眼所见“也是有很大差异,“情人眼里出西施”怕是对此最俗艳的注释。
可以认同的是此话后半段,“即把自己的感触尽可能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摈除廉价的感动和泛泛之论”。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白描手法吧,述而不议。
所以对于一个自己这样文笔与才气都欠缺的伪旅行者,较为易行的办法就是照片加上依时间和空间顺序的随手记录,即便有些像流水帐,但至少是忠实的,是努力在实现“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借村上的语气,“这是我的基本姿态”。
为了以后能够去“亲眼所见”,为了以后走过路过不会错过,只好下一点功夫,做了一些功课,以增加了解。
首先是对《京杭运河,两岸行》嘉兴篇反复看了几遍,努力理清运河在嘉兴的行进路线,并做了较为详细的记录,包括截图。但如开篇所言,此片重在城市,运河只是点缀,并没有仔细地交代运河在一个城市的脉络,即哪来哪去的问题。比如“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北起余杭塘栖古镇,南至钱塘江三堡船闸”,这就很明白了。
所以只好又查阅了一些文章,尽量从普通旅游者的角度,理清了嘉兴段运河的几个主要点,方便后面有机会一一走访。
2、嘉兴篇第2站市区。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片子从三塔后的第2站是嘉兴市区。后来复看这段后,截了下面的图(2),发现片子的问题出在新运河与古运河的关系上了。片子没有分别地混讲运河,而没有指出其实是有2条运河,更没有交代清楚它们二者的关系。穿城而过的是新运河,它仍然可以航运,而且运河上船只川流不息,这条航道对于上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仔细看下面的截图,可以发现,古运河过三塔,但新运河位于古运河的上方(即更北),并穿过嘉兴市区,并在秀州区的长虹桥进入苏州震泽。
3、嘉兴篇第3站乌镇。根据片子介绍,乌镇位于京杭大运河的西侧,京杭大运河流经西栅的尽头,与古镇擦身而过(具体地址为嘉兴市桐乡市乌镇西栅大街尽头西端)。这段运河的两岸很开阔,风光不算惊艳,却透着一股沧桑感。西栅白莲塔寺中的古塔,是俯瞰运河风光的绝佳观景台,登上白莲塔远眺,可见京杭大运河上船来船往。现在整个河面正在由四级航道改造提升为三级航道,而这以后,千吨级的船舶可以在河面上畅通无阻。
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运河可以流经嘉兴的这么多地方,上面的讲解一不小心就被滑过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句就是”与古镇擦身而过“,”西栅的尽头“更为关键,所以推断运河只是在乌镇西栅尽头这么一个点上路过了一下而已,而另外一岸则可能就是嘉兴的其他县或市。后来更多的查阅后,那一岸应该是海宁长安镇,而且它应该是运河从余杭进入嘉兴的第1站(下图3)。可是片子里海宁的出现是在最后:
根据地图,运河从杭州余杭怎么也应该是先到海宁或桐乡乌镇(印证了上面对乌镇与海宁长安的推断),再过市区,才能到更东北边的嘉善西塘。可是从西塘又怎么到了第三篇的湖州呢?运河到底是从湖州南浔到的苏州震泽,还是从秀州区王江泾镇进入苏州震泽呢?或者这里的也存在如同海宁长安与桐乡乌镇分居运河二岸一样的情形吗?
下图(5)为嘉兴秀洲王江泾镇到苏州吴江震泽,可以看见湖州南浔区南浔古镇就在左手不远处:
5、嘉兴篇第5站为海宁。上篇博文已提到2017年去平湖时曾去观潮,但并不知道其与运河的关系。片子的本集也对其与运河的关系讲得模糊不清,也是观潮与乾隆的故事。
不明白就只好自己去探究,根据上面的截图(图4),海宁也是近杭州余杭的,与桐乡基本处于南与北的关系。海宁因为钱塘江的观潮而有名,所以南濒钱塘江。另外根据海宁水系的介绍,其境内有上塘河和运河两个水系。看来海宁确实也是运河城市了。但不知具体在海宁的哪个地方。多方搜寻,终于通过下面链接文章查到运河在海宁长安镇。)http://hnnews.zjol.com.cn/hnnews/system/2017/09/14/030394094.shtml)
根据百度,长安镇位于钱塘江北岸、海宁市西部,北邻桐乡市,西南接壤杭州余杭,隔江相望杭州市萧山。正符合上面地图截图的方位,所以应是运河从杭州余杭到嘉兴的第一镇了。海宁的母亲河为洛塘河,旧称"洛溪",全长27.3千米,它流经长安镇,也是海宁连接京杭大运河的一条航道。长安镇因运河而进行了古镇改造,成为浙江省级样版。长安镇区不大,但汇集了不少历史街区,东街、中街、西街、庆宁街等,历史上曾有“十里长安”之称,是运河古镇长安千年历史的见证。其运河文化集中展示区的重点是打通各历史街区节点,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充分展示运河古镇的良好风貌。https://www.sohu.com/a/222706875_526726
上图是此文介绍的长安走运河路线,可见运河也是擦过古镇,而不是贯穿古镇。这与上面推断桐乡乌镇与海宁长安镇分别在运河两岸是吻合的。
海宁运河水系与钱塘江水系的联结,长安镇距离钱塘江观潮处10余公里:
这样还是无法开始嘉兴的运河行,还需继续查阅。
因为找不到一个全貌地图,后面还得继续用这么笨拙的办法,两点之间截图,综合判断各点之间的地理关系,来推断运河在嘉兴的路线。
有的时候,笨功夫是最有效的。过去也经常对学生这么说,特别是每年的毕业论文季时。当然这也确实只是自己的经验之谈,但也是屡试不爽的。过去做研究如此,现在做攻略也如此。
当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好的工具必事半功倍。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2个不错的地图平台,特别是地图窝,还有运河的标识,更是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