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水乡古船行(嘉兴1:嘉兴版图与个人足迹)

标签:
长三角地理历史摄影游记 |
分类: 运河城市纪行 |
嘉兴是浙江省地级市,具有长三角城市群重要城市、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城市、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等一堆名头。
从地理位置而言,嘉兴东临大海(平湖乍浦),南倚钱塘江(海宁盐官),北负太湖(苏州震泽),西接天目之水(湖州),大运河纵贯境内,处于江、海、湖、河交会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它与沪、杭、苏、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特别是以其位居人间天堂苏杭之间而著称。
而嘉兴因南湖红船在党史上的意义,单位组织的活动也是较多的。
至于个人的自由行或参团也有许多次。毕竟就如题图1,嘉兴下辖的2个市区、3个县级市、2个县,各有代表性景点,是上海人出行游玩的重要目的地。就我个人而言,除了海盐的南北湖没有去外,其他这些区县的代表性景点都有到达:南湖红船、海宁盐官观潮、平湖乍浦、桐乡乌镇、嘉善西塘等。
根据时间顺序盘点如下:
1、嘉兴南湖区其实是传统意义上的市区了,单位组织的活动或者个人意义上的去嘉兴,大都是在这个区域活动。这些都是早年前的行为了,应该不是手机摄影的时代吧,所以没有照片保存。只是印象较深的是著名的南湖菱,不是自己喜欢的粉粉味道,而是很多水分的脆脆的。
当时要么是运河申遗还没有意识,月河街道的运河风情区还没有重建;要么就是单位的组织者或我们自己都没有运河风情这个概念,印象中是没有去过那里的。由此与嘉兴运河擦肩而过。
大约2008年以后就没有专门去过嘉兴市区了,而是直接乘车到达下面的县、市、镇,毕竟上海到长三角的交通都是很方便的。而且习惯上,去这些地方就是直接说这些地方,而不会以去嘉兴而代表。这点与现在吐槽的江苏十三太保异曲同工,江浙沪似乎有此通病,即地名会具体到市、区、县、镇。所以在聊天中,会说去了西塘,而不会说去了嘉善,更不会说是去了嘉兴。上海的土著,会说黄浦、静安、崇明、宝山等,同处上海的异地恋是个很普及的段子。所以有些有名的地方,往往就不太熟悉其详细的管辖城市了。比如现在很有名的乌镇,我此前都有误会,现在才知道其完整的上下关系是“嘉兴桐乡乌镇”,详见题图1。
2、2007年去杭州,顺便去了绍兴与乌镇,当时真不知乌镇原来是嘉兴下面的古镇,结果一直误以为乌镇属于绍兴呢。虽然后来乌镇因为互联网大会而声名远扬,但因为机缘不合,也从未去过。本来2017年暑假里去平湖时提议过去乌镇,终因某人的不以为然而未成行。当然也没有特别遗憾,实在是因为江南的古镇去了太多。有时间有兴致的时候,也可以盘点做个专题的。
所以乌镇除了茅盾故居,真的没有太多印象。木心那时还未在国内风行,自然是没有木心故居的。马云那时还在摸索奋斗中吧,互联网大会也还没有呢,至于乌镇的运河风光更是没有概念,与嘉兴运河再次擦肩而过。
3、2008年出国前与某人去了一次西塘,在古镇里住了一次雕花高床。没有选择一日游,一是为了体验的临河民居与雕花高床,更是为了体验夜晚的灯笼长廊。晚上坐在长廊,慢慢品尝水乡特产,初夏时节的微风,也不能吹吹灯笼长廊营造的迷离。当时摄影工具与摄影技术都不行,没留下夜景图片。不过后来的古镇都学会了灯笼营造气氛这招,这样的景色图片就不稀奇了。不仅江南古镇,连湘西的凤凰古镇也是这么做的。
在西塘的第二天则发现,清早的古镇更清静,游人都还没到达,古镇更像是宜居的故乡,而不是游人堆积的他乡。后来在许多古镇时都会早早起床,趁清早游人还没到达时,在古镇的宁静悠长中体验放慢脚步体会放松心情。所以,后来更希望清早的古镇,当然此时也是适合拍照的时间:
特别要放这张照片,不是因为景色,也不是因为人像,而是因为这件上衣。这时当时为去丹麦而特别购置的,因为据说丹麦经常东边日出西边雨(确实如此),能防水的衣服比较有用。所以在李宁寻得此衣与其他几件,特别是此衣成为丹麦时的主力服装,当然也是因为在丹麦也没有几件衣服可穿,毕竟行李有重量规定,没带几件,在丹麦也基本上没有购置。今年去湖南时仍然穿的此服,算下来,陪伴也有了十余年了。所以李宁服装又能站起来,除了品牌营销外,确实有质量保证呢。
题图2是张拼图,从左到右分别为:2008年5月西塘、2008年9月丹麦国家图书馆(我固定的小桌)、2019年10月君山。十余年里,它陪我走了好多的地方啊。我是一个恋旧的人,像这样十几二十多年的衣服还有颇多,有些能继续穿如上图,有些则已经太大或太小无法再穿,总说要断舍离扔掉,但又总想着万一什么时候又胖了或又瘦了呢,不是还可以再穿。毕竟这些都是有故事的衣服呢,或许哪天也可以就此写一个专题。
西塘另外一件记忆深刻的事情,是偶然在小镇的药房买到了格列齐特与二甲双胍,居然不限购,于是足足买了一年的药量,解决了当时的一大苦恼。当然也是有损失的,因为这是完全自费的,而在上海医院用医保个人仅需10%。世事难两全,医院每次最多1个月,直到今年初都如此,只是疫情爆发后,医院不门诊,才将这类慢性病取药量放宽到3个月。希望这样关心民情的贴心事情能够保持,并继续深化发扬。
这次看《京杭运河,两岸行》时方知,运河也流经西塘。啊,又与嘉兴运河擦肩而过了。
5、2017年到平湖市区住了几天,以平湖为据点,去了乍浦登山看海吃海鲜,去了海宁购皮衣,去了盐官赶潮。本来是还想将乌镇与南北湖一网打尽的,某人赚太热太累,所以作罢。
乍浦位于平湖市东南部,地处杭州湾北岸,依山(九龙山)傍海(杭州湾)。
其实乍浦与上海金山在陆地上也是接壤的,据说有一个渔村与金山嘴是紧挨着的,曾经看过新闻说乍浦与金山签约携手要共建。乍浦与金山也是有公交相通,就如嘉定与苏州浏河。
不过我们是从平湖市区过去的。先到九龙山逛了逛,有名的是炮台。其他有些附会的景点,比如探春出海等。九龙山上有个度假村,因为我们要以平湖为据点去其他地方,所以没选择在这里居住。如果纯粹度假的话,住度假村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从山上下来就到了山湾渔村,当然是吃海鲜了。找了个渔家乐的二楼,可看见大海,边吹着海风,边品尝新鲜的海鲜,心情很好。饭后在村子里转了转,又来到海边看看山水海景,可以看到东海大桥,海面很宽广,船只也不少,感觉要比金山嘴渔村的海景要好许多:
但疑惑为什么找不到当时的所拍照片,印象中什么一线潮、回头潮都是有拍的。当时为了方便追这个回头潮,还专门包了一个当地人改装的小车,看完一线潮后就带着我们飞奔啊,一路上吓得我不行。要说这个司机人还不错,帮着我们找最佳观赏点,因为错过了班车,还直接载着我们追到回海宁市区的车子,不然返程又得打的了。
当时也是不知运河也流经盐官的,也是这次观看《京杭运河,两岸行》时方知,是的,又与嘉兴运河擦肩而过了。
其间,经过嘉兴或者说穿过嘉兴境内的次数就难以计算了。这是因为上海的特殊地理位置,上海只要出城,要么是苏州,要么就是嘉兴了,这就是所谓的浙北与苏南了,无论是公路还是铁路,都是如此,必经之路。
总结个人在嘉兴的足迹,可以说嘉兴下辖的2个市区、3个县级市、2个县已基本打过卡了,可就样居然还是与嘉兴运河擦肩而过。套用现在的又一流行语,那就是“错,错,错”。
实在是个不能原谅的错过。因为与杭州不一样,运河基本上流经了嘉兴的2个市区、3个县级市、2个县(可能海盐没经过),以上的任意一个景点,如果仔细研究下,或用心打听下,都不应该错过运河啊。
虽然没有亲眼所见,好在看过相关资料后,又自己做了点功课,大致了解了运河在嘉兴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后面将分别进行梳理,留待将来有机会时,专门进行嘉兴运河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