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旗插满长三角

(2019-08-03 09:07:14)
标签:

杂谈

长三角

旅游地理

闲将往事思量过

分类: 游记

攻城:
红旗插满长三角


  今年从1月始,顺序地去过杭州、扬州、黄山、舟山、西安、湖州、台州。除了西安,基本在长三角一带。
早前曾戏言要以余生走遍长三角,依上图,除了安徽宣城、浙江金华与江苏盐城,长三角的地级市已基本攻克。
安徽的几城,是30年前的事。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在南京,那时南京武汉之间的交通主要是轮船,上水30余小时,下水40余小时。一路经过安徽的铜陵、池州、安庆。每到一个码头都要停留很长时间,至今仍然怀念安庆胡玉美的豆瓣酱,青花小磁罐有一种精致感。其实我并不喜欢咸菜这类,但这个小磁罐却十分喜欢。某人常常讥笑我的“买椟还珠”。
马鞍山、滁州则是因为邻近南京,随单位去过郊游。而合肥、芜湖则是调上海工作后的事了。今年去了黄山,但不知其是否算入长三角。邻近的宣城没有去。前几日看到一个吐槽文章,说是黄山市原名徽州,改名后反而失了徽州文化特征,只剩黄山了。有些同感。徽州是应该属于江南的。可这又陷入混乱,毕竟江南与长三角虽有交叉,但也是有区别的。我不是专业人士,就这么混用吧。
总的来说,安徽几城基本就去过一次,多属浮光掠影,这次的黄山自由行,略为深入一点,完成了5篇游记。
长三角的江苏城市则去过的次数颇多了,大约可以算是深度游了吧,这主要是因为工作与居住的原因。
 毕业后在南京工作了十年,所以南京自然是比较熟悉的了。最主要的活动范围在卫岗、鼓楼新街口、汉中门一带,当然栖霞山、浦口等远处也是去过几回。
作为南京的拱卫,镇江与扬州自然也是那个时候就去过了的。当然居住上海后,这2城又去过多次,有单位组织,更多自由行。
 苏南的几城,南京工作时基本上都去过。上海工作后,更是去的较多。特别是苏州,应该不下十次。当然不只是苏州市内,而是包括其属下的县级市,如张家港、常熟、昆山等,由此,苏州的古镇也去不少,如周庄、同里、锦溪、千灯竺。
苏北的城市则是上海工作后去的。扬州在江苏有些尴尬,苏南苏北难分。但确实是去过多次,也是很喜欢的一个度假之地。南通去过一次,是学校安排的疗养体检。泰州去过2次,一次是旅居丹麦一年回来后跟团游去看水上森林,一次是今年初孩子们带着从扬州自驾游。而盐城一直心心念念地想去,特别是今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后,但一不通高铁,二离扬州自驾有点远,未能完成心愿,成为江苏最后一个未攻克的长三角城市。
 浙江的长三角城市,最早去过的就只有杭州,上世纪90年代中南京工作时,有个学术会议在杭州召开,组织去了灵隐寺。虽然上海工作后又去过多次杭州,但灵隐再也没进去过。所以印象十分深刻。虽不是佛教信众,但大半辈子过来,寺庙访过不少,国内国外均有,但综合来说,灵隐寺的感受最好。无奈其门票太贵,门槛太高,不然我一定每回杭州行都一定要去静修。
上海工作生活后,较频繁地去过浙北城市。苏南浙北,常被称为上海的后花园,实在是因为方便,高铁开通后更是方便。杭州不用说了,嘉兴也去过多次,除了市内,西塘、平湖、海宁等都去过了。湖州今年才去,也是高铁方便了。宁波与绍兴也去过几次,单位组织的较多,自己也有去过。舟山与台州则是今年刚去。
这么粗粗一算,也可以勉强如题所说”红旗插满长三角“,所以不厌其烦地做了个小红旗,并依次地插在地图上,以资鼓励:
红旗插满长三角
        
但是严格说来,还不能算完成当初”走遍长三角“的立志,首先即便依题图的长三角城市,三省各余一市未到;其次即便是已插红旗的地级市,许多只是匆匆而过,更不说其下属的县级市镇了;三是长三角的范围是不是真就如题图呢?
不是专业研究者,也不愿费神去探究这些,那就由简入繁吧,”走遍长三角“的第二期就按下图执行吧,深入到地级市下属的区县:
红旗插满长三角        余生还很长,坚持不懈,应该可以完成这个宏愿吧! 
 上面似乎留有一个疏漏,那就是没提上海。作为长三角的腹心,不是不提,而是要重点提。为了不混杂,所以要单独提。
更更重要的是,未来的长三角征程都将从上海出发,从上海辐射出去,下篇应先理理与上海的缘分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