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越描越黑
(2023-05-16 20:03:33)分类: 学习 |
不要越描越黑
危机公关时,怎么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如何掌握舆论的规律,以及跟它打交道的方法。
什么叫舆论?这大概是传播学里,最复杂的概念之一。有专家总结出了舆论的50种定义。一个概念,居然有50种解释,你可以想象学界对它的分歧有多大。
舆论最简洁的定义,所谓舆论,就是关注的总和。只要你在关注一件事,哪怕是不评论、不转发、不表态,这也是在参与舆论。
显然,要想搞懂危机公关,得先知道,舆论世界的规则是什么?过去很多人都觉得,舆论就像现实世界的镜子。现实世界发生什么,舆论里就呈现什么。但是,事实恰恰相反。舆论世界从来都不是现实世界的复刻,它遵循着一套,跟现实世界相反的规则。
这套规则可以概括成两点。第一点是,现实中越弱的,在舆论中就越强。
比如,明星八卦,这本来没什么价值,跟很多产业动向根本没法比。但是,在舆论世界里,八卦的热度往往比新闻更高。你看,现实中弱的,在舆论里反而强。再比如,现实中越强的,在舆论中越容易被攻击,比如美国总统、明星、大V。再比如,你发现没有,明星在颁奖典礼上,往往示弱容易博得好感。比如说自己这一路有多么不容易,吃过多少苦。但是,假如他不是示弱,而是示强,比如说自己天生就是当明星的料,说自己从小就有天赋。你觉得观众会怎么想?在传播世界里,往往示弱更稳妥,示强有风险。简单说,舆论就像一阵风,越轻的东西,越容易飞起来。
舆论世界的第二个特点是,情感先行,道理滞后。
也就是,信息传播中,大家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关注情绪,而不是事情背后的逻辑。比如,国外有个地方地震,死了不少人。当地的官员去探访。本来这个官员平时做得不错,大家也挺认可他。但是,当记者问他,关于这次地震,你有什么想对当地民众说的?这个官员脱口而出,我觉得人们的危机应对意识不够,得多学点地震求生技能。
你看,这句话从逻辑上看,好像没毛病。但这个官员说完后,马上就遭到了当地民众的反感。大家觉得,我们都这么惨了,你说的第一句话居然不是关心我们,而是批评我们防范意识不够,你还有没有点同情心了?
所以有专家说:现实是一片汪洋大海,而舆论就像是海平面。它只关注,浮在最表面的那一层。在一个事件里,什么东西在最表层?显然是情绪。因为逻辑是深思熟虑之后得出的,它在更深的地方。
简单说,舆论有两个特点。
第一个是,弱者强势。
第二个是,情感先行。
那么,基于这两个特点,品牌应该怎么做危机公关呢?
有两个办法见效最快。
第一个是,第一时间争夺命名权。也就是,一个负面事件的杀伤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件事的命名。命名方式决定打击面。要想把损失降低,就得第一时间争夺命名权。这是最理想的危机公关。
危机公关的第二个关键技巧,叫第一时间反应,不要第一时间回应。
注意,反应跟回应不一样。反应是情感,而回应是信息。所谓第一时间反应,就是事情发生之后,马上表态,说自己很重视,一定仔细思考,一定给一个满意的答复。
我们可以把品牌的舆论事件,想象成一个陀螺。每一次具体的回应,都是在用鞭子抽这个陀螺。你能抽吗?不能。得先沉住气,等这个陀螺自己停下来。能打败一个热搜的,只有另一个热搜。
前一篇:红衣大叔的启示
后一篇:一洗车就下雨”竟然是有科学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