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乐东黎族的族源

(2023-03-08 18:51:10)
分类: 学习
乐东黎族的族源

“黎”是他称,即汉民族对黎族的称呼。黎族一般都自称为“赛”,“赛”是其固有的族称。
黎族的远古祖先是怎么来到海南岛的,迄今主要有两种说法(即南来说和北来说),目前仍在争议之中。所谓“南来说”就是最早来自马来半岛,较早提出这一观点是德国人类学家史图博。后来《中华民族源流史》等著作秉承这一观点。史图博的主要依据是服饰和语言等。“北来说”即来自中国大陆的一支高凉!
王学萍先生将黎族的历史上升到了1万年前的“落笔洞”遗址,那么,在昌江流域不止一次地发现了时代更早的距今约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能否说明黎族的历史上升到了2万年前呢?这是很有可能的,否则,这这些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去向就很难解释,目前仅知道他们都在这一带活动,但这仅仅是一种推测,还找不出任何证据支撑这一说法,所以,还寄希望于将来更多的考古调查和发现。
在语言方面,王学萍先生认为黎语在系属上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中的黎语支,与同一语族的壮语、布依语、傣语、侗语、水语等有较密切的亲属关系。表现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都有共同的特征。
在语音方面,声母比较简单,韵母比较复杂,每一个音节都有一个辅音起头的声母,没有真正元音起头的音节。这一观点目前已被黎族研究者所接受。
王学萍先生主编的《中国黎族》一书将海南岛上的黎族分为“哈”、“杞”、“润”、“美孚”和“赛”等五个方言支系,主要依据是黎族内部存在的语言、习俗和服饰等方面的差异。但按方言划分黎族的支系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在清朝及其以前,由于他们每隔三五年都要向其他地方迁徙一次,加上黎族是只有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缺少文献记载,就很难用他们的活动区域来分清他们每个支系的来源。
王学萍先生进一步强调“黎族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其统一性是主要的。黎族内部虽有方言土语之区别,但相互之间可以进行语言交流,其中,赛方言与其他方言差别较大。至于文身、婚姻、饮食、居住、宗教信仰等习俗则大同小异,基本相似”。据2010年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海南省的黎族人口有127.7359万,海南的黎族在语言上分五大方言区,即哈方言、杞方言、润方言(亦称本地黎)、美孚方言和赛方言。
哈方言是在黎族五个方言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黎族的一个方言,约占黎族总人口的60%,除分布在昌江县南部外,在海南岛南部的三亚市、陵水县、乐东县和西部东方市、白沙县均有分布。
哈方言在清代末期称为“侾”,是黎语的音译,指“住在外面的人”,“中心地区的人称在外围的人为‘侾’,外围称中心为‘黎’。这里‘侾’和‘黎’只是因居住地域内外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称呼”。原来侾黎中的“三星黎”、“四星黎”、“侾应”、“侾炎”和历史上曾经有“遐”、“霞”、“夏”等称谓。其内部又有多种的自称(如罗活、抱由、多港、抱满、志强、南劳等),都在2001年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等单位编写的大型画册《黎族传统文化》时,统以“哈”字代替。
所以乐东黎族是海南岛真正的正宗的土著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