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衡才能健康

(2022-12-19 18:14:57)
分类: 学习
平衡才能健康

身心是相通的,或许我们可以通过身体找到心理运行的机制。身体是一个精准的校准系统,外界出现任何风吹草动,身体都会使出浑身解数让体内参数尽快恢复平衡。比如,当环境温度骤然升高,汗腺会分泌足够的汗液来帮助我们降温,恢复体温的平衡。相反,如果校准系统失灵了,身体就会处于失衡的状态,导致各种身体问题。例如,体温升高2摄氏度,就会发烧,心脏每分钟少跳20次,就会晕厥。
身体如此,心灵也如此,一旦心灵的校准系统处于失衡的状态,就会出现心理问题。
当外界发生的事情与内心的期待和需求相去甚远时,就会陷入混乱,也就是处在了“非平衡”的状态。我们可以把这种非平衡状态比作一根橡皮筋,人们想要的或者需要的,会将橡皮筋拉向一边。人们实际得到的,会将橡皮筋拉向另一边,两者之间差距越大,橡皮筋的张力就越大,张力越大,产生的精神折磨就越大,悲伤、愤怒、恐惧、焦虑等等情绪随之迸发。
人类的期待和需求有很多,并不是每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都会导致心理问题,只有当“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才会生病。拿身体来说,我们不会因为少看一部电影而生病,只有像吃饭、喝水、睡觉这样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身体才会生病。心灵也有类似的基本需求,伯尔尼大学心理学教授克劳斯·格拉维将人类的基本需求分成了四类,分别是:实现自我价值、拥有依恋关系、拥有掌控感和自主性以及追求快乐、拒绝无趣。
1)想要获得自我价值感,关键是要建立好稳固的、准确的“内部评价体系”,通过内生的力量去获取价值感,而非通过不稳固的、不准确的外部力量。
2)成瘾不过是一种“自救”行为,当人们无法与身边的人建立起健康的连接时,就只好与某物、某事建立连接。因此,改善成瘾最有效的办法或许不是强制性的行为矫正,而是帮助成瘾者重新建立社会联系。如:戒酒者协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起作用的关键原理就在于重建了人们的人际关系。
3)每个人都需要对所处的局面拥有掌控感。如果掌控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人就会感到焦虑。
焦虑的感觉产生于大脑中的边缘系统,边缘系统中的杏仁体主要负责处理恐惧和焦虑情绪。
对不可预见性的担忧会不断刺激杏仁体,杏仁体时刻保持警惕,变得越来越敏感,中性的刺激也会被评估为危险。持续性的焦虑甚至会导致一个人无法享受安全感。
4)提起快乐我们会想到多巴胺,但是多巴胺并不是快乐的制造机,而是唤醒对快乐期待的“闹钟”。因为有多巴胺的分泌,我们对很多事物抱有美好的期待,会去做许多看似冒险的事情,处于青春期的年轻人在冒险时体内会产生大量的多巴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对多巴胺的敏感度逐渐降低,这也就是为什么年纪越大越不想冒险的缘故。
多巴胺是在提醒我们“多做快乐的事”,那血清素就是在告诉我们“停止做让你不快乐的事”。面临威胁时,血清素会发出信号让我们停止行动并等待。当血清素分泌足够充足时,人能够抑制冲动,相反,血清素分泌不足时,就会产生更多冲动行为。血清素其实是可以通过食物进行补充的,关键要找到大脑需要用到一种“基础原料”色氨酸,幸好,我们可以在南瓜子、核桃、螺旋藻中找到这种物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等着我的羊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