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变短的具体情绪
(2022-06-21 17:28:24)分类: 学习 |
端粒变短的具体情绪
短时间的负面情绪,比如生一次气,不会影响端粒。有小情绪很正常,真正影响端粒的是长期的、严重的负面情绪。主要有三种:
第一个情绪是“敌意”。
假设你是一个中年男子,性格比较强势。最近你的工作有点不顺利,身边的人跟你配合得也不是很好,你看哪儿都觉得不对。工作了一天,你带着不满回到家里。妻子正在做饭,而你注意到,厨房的桌子上摆着很多没有用的广告。你心想,早上走的时候你已经告诉妻子把广告垃圾扔掉,她怎么没扔呢?你觉得妻子太懒了,你就去指责她。
这就是敌意。你只看见了小广告,难道你没看见她在做饭吗?在日常生活中也一样,抱怨排队的队伍长很正常,但是如果你觉得队伍长是因为排队的那些人都有毛病,他们都在专门跟你做对,那就不正常了。
第二个情绪是“悲观”。
比如两个人一起在树林里散步,走着走着发现一条以前没走过的小路。正常人可能想探索这条小路,觉得走一条没走过的路很好玩,可能会有什么惊喜。可是悲观的人,一遇到这种不确定的情况总是往坏的一面想,这条路可能危机四伏,也许有野兽,也许有坏人。我们可以想见,悲观的人面对压力的时候,因为他总是预期自己处理不好,肯定是威胁感大大强于挑战感。
人为什么会悲观呢?悲观是一种心理保护,保护你不会感到失望。如果你事先预期很好,结果不好,你就会非常失望。结果有的人为了不失望,宁可选择了悲观。
第三个情绪是“胡思乱想”。
人是动物界唯一一个不“活在当下”的物种。别的动物都是现在干什么事儿就想什么事儿,只有人可以在干一件事儿的时候,想另外一件事。有人做过严肃的大规模研究,发现人们在一天中50%的时间段内,想的事儿都不是正在经历的事。问题就在于,很多情况下人想的是负面的东西。
英文有个词叫“rumination”,中文字典翻译成“沉思”,但
rumination
可不是普通的沉思,是对一件负面的事情耿耿于怀。你明知道这件事想也没用,不值得再想,可是你无法停止想它,rumination
会减弱你的端粒酶。有个著名的心理学典故,说你能不能在接下来的十分钟内,“不想”北极熊。结果当然是不可能的,你越是要避免想北极熊,你越是满脑子都是北极熊。rumination
就是这样的状态。
后一篇:自我实现的八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