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立决定了我们的寿命
(2022-06-18 21:48:01)| 分类: 学习 | 
端立决定了我们的寿命
——染色体端粒的长短跟人的寿命有关系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五十岁以前的几乎没什么病,但是一过五十岁各种病都来了。而这个时候得病并不是因为运气不好,也不是因为做错了什么事儿,根本原因全身的各个器官都在变老。所以,衰老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你不服不行。
在分子生物学的角度,人之所以变老,是因为身上的某些细胞不再更新了。有个著名的哲学典故,说从前有一条船,你每天换一个零部件,直到把船的所有部分都替换成新的。那请问,这条船还是原来的船吗?
人体差不多就是这条船。我们身体的各个地方都有细胞在不断地被更新替换,表面看来人还是这个人,但是细胞都已经换过好多遍了。等于说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几乎就是一个新人。如果能这么一直保持更新,你就不会老。
细胞是通过分裂更新的,问题就在于,有些细胞只能分裂这么多次。一定次数之后,这个细胞就不再更新了,它会失去作用,它对应的组织就会衰老,人就老了。那为什么会有这个分裂次数的限制呢?原理就在于“端粒”。
我们都知道,人体的每个细胞里有23对染色体。染色体包含一个人的完整遗传信息,它是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DNA
代表遗传信息编码,是碱基对组成的双螺旋结构。所谓基因,就是染色体上一段一段的 DNA 序列。“端粒”,就是染色体末端的 DNA
序列。
端粒上的 DNA
不参与编码,序列固定不变。你可以把染色体想象成一根鞋带,而端粒就是鞋带的塑料头儿,把鞋带给包起来。也就是说,端粒的作用是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对
DNA 序列进行保护。每一次细胞分裂都要复制染色体。每次复制染色体的时候,端粒内侧的 DNA 是全面复制,但是端粒那一段的
DNA,每次都会少一点。这就是说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要变短一点。等到端粒短到一定程度之后,它对染色体的保护作用就没有了,染色体就不能正常复制,细胞就不能分裂了。如此说来,人变老的本质原因是端粒变短了。
每个人的端粒变短速度不一样,所以每个人衰老的速度不一样,很多研究都证实了这个判断。也就是说,看一个人老不老不能看出生年龄,得看他端粒的长短。
现在有更进一步研究发现,端粒长度影响你皮肤的老化程度、有多少白头发、心肺功能、骨头情况,而且还影响你的认知能力。连老年痴呆症,都可能是端粒变短导致的。知道这些之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的得出一个结论,为什么有些老人长寿?因为他们的端粒长。
从出生开始,年龄越大的人端粒就越短。75岁的人平均端粒长度达到最短,这也是死亡率最高的年龄。所以我们民间说的“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是有一定道理的。研究进一步发现,那些活过75岁的人,要么端粒比别人长,要么端粒衰减得比较慢。也就是说,人的衰老程度,其实是和端粒直接相关的。
一切都在于端粒。细胞分裂一次,端粒就缩短一点。端粒决定了我们的宿命。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