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消费者剩余

(2021-02-23 20:32:34)
分类: 学习
消费者剩余

商品的价格可以调整,但是,你得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并且,这个理由行不行,企业说了不算,必须是消费者认可的“合理”才行。
对企业而言,你的定价过高,消费者自然不买账,转身就去了你隔壁的另一家店,还给你打差评;但问题是,假如你定价过低,消费者虽然是满意了,但你自己的利润就没有保障了。
所以,定价,从来都是一个难度系数、风险系数都很高的技术活儿。
传统的经济学家会说,定价问题,只有一个关键因素:产品为消费者创造的总价值。这个总价值,在消费者心里,有一个价格上限,叫做“无差别价格”或者“极限价格”。
按这个理论来说,定价问题很简单直接——一个商品应该按“极限价格”来向消费者收费,这很公平合理啊。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定价机制并不是这么运作的,我们并不能向消费者收取我们为他们创造的所有价值,为什么?
因为消费者的感觉很重要——如果你按“极限价格”来收费,他们会认为,你在试图从他们身上压榨出每一滴价值,那他们往往会对你敬而远之。
所以,设定价格的关键在于,你得让消费者清楚地“感觉到”他们得到了实惠。也就是说,你定的价格,得低于“极限价格”,我把这种定价方式称为“把钱留在桌面上”。而企业让利给消费者的部分利润,用经济学家的话来说,就叫做“消费者剩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