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信的视频号

(2020-12-15 19:23:04)
分类: 学习
微信的视频号

今年1月份,微信开始对视频号进行小范围测试,之后逐步对微信用户开放,到了6月底,张小龙发了一条朋友圈,说视频号的日活已经达到了2亿。我看到媒体圈内的朋友预测,等到今年年底,视频号的日活预计会突破4亿。这什么概念呢?要知道,快手的日活现在才3亿。
但是不知道你发现没有,视频号这么活跃,却还没有出现快手、抖音上的那种超级网红,比如有几千万“粉丝”的李佳琦、毛毛姐等等。
从数据来看,目前视频号里最火的账户,“粉丝”也就200多万而已。
这只是因为视频号运行的时间短、“粉丝”还没有形成黏性吗?这可能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徐达内跟我分享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说视频号的“特质”可能注定会创造出一大批小而美的账号。
腾讯推视频号,手里最大的牌就是微信这个日活10亿的社交平台。视频号依托于微信,意味着它从诞生起就具有很强的“社交属性”,而这一点就是视频号的“特质”。
这种社交属性,从视频号的推荐机制你就能感受到。在抖音和快手上,你看到什么样的内容,主要取决于抖快平台的算法。但是视频号不仅有算法推荐,还有另外一个维度,就是“社交推荐”,你可以看到你的朋友们点赞、留言的视频。这就跟微信“看一看”功能里的“朋友在看”一样。一个人在视频号上发了一个作品,大概率上,第一波传播的势能是从自己朋友圈里的熟人们开始的。
那么在社交推荐机制下,什么样的内容容易在视频号里传播起来呢?
我们分别从需求和供给这两端来看,因为什么东西能传播起来,是算法、需求和供给共同作用的结果嘛。先说需求。如果要概括需求端的特点,我觉得就是一个词,叫“爱惜羽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