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盏杯和宋茶

(2020-06-22 22:03:50)
分类: 学习
建盏杯和宋茶

将近一千年前,杭州有一位老僧人叫做“谦”,是著名的茶道高手。他曾经为苏轼煮过茶。当时苏轼在杭州做官,他有一个爱好,就是和寺庙中的僧人一起喝茶吟诗。
有一天苏轼出门去杭州北山的寿星院游玩,这位僧人听说之后,特意赶去为他煮茶。一杯茶下肚之后,苏轼大为称赞,为了表示感谢,专门为这位僧人写了一首诗,就叫做《送南屏谦师》。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安有。
东坡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了解建盏还得从了解饮茶文化变迁开始,大体而言唐人煮茶(类似茶粥,会加入葱姜盐等),故重釜,而到宋代主流是以龙凤团茶为核心的点茶,点茶类似日本抹茶道(抹茶道为宋代点茶,尤其是径山寺茶道、东传后改良),但更重视击拂之后形成的沫浡,沫浡色白,故建窑黑釉建盏兴起,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提到:“ 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宜立而易于取乳,宽则运筅旋彻不碍击拂,然须度茶之多少。用盏之大小,盏高茶少则掩蔽茶色,茶多盏小则受汤不尽。盏惟热则茶发立耐久。”。故建盏一般以兔毫及油滴为最高级品相,茶叶末次之,其它有柿红、灰被、乌金等杂色就不上大雅之堂。然都是同一种釉烧出来的变化,故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说法。曜变乃千万中出一,属于意外,也不是宋代主流审美,故流落东瀛被珍藏。南宋灭亡之后,建窑在元代还苟延馋喘勉强续命,明代开国之后朱元璋觉得贡茶龙凤团饼太耗费人力物力故废除,散茶兴起,建盏断代消失,直到80年代才有被复原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