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忆录的历史

(2020-06-08 17:30:45)
分类: 学习
回忆录的历史

回忆录的门槛,变得越来越低,每个人,都有机会向这个世界,说出自己的故事。
互联网时代,记录人生这个需求,已经有了比图书更好的实现方式。博客,微博、朋友圈,甚至短视频,都是记录人生的新方式。
所以要用一种理性的态度去阅读回忆录,意识到它们可能不真实,辨别其中的叙事模式。抱着这样的态度,你就会发现,每一本回忆录,都可能是一位新朋友。
回忆录的四种模式
1)用人生讲道理,给你能够借鉴的经验,如今市场上的大多数名人、企业家传记,用的都是这种模式。代表作《富兰克林传》
2)坦白诚实;强调内在生命;关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承认平凡小事也可能带来惊天动的后果。这类自传都有一个很明确的驱动力,就是悔恨,所以它的叙事模式叫做“悔恨叙事”。代表作卢梭的《忏悔录》。
3)坦诚自己的罪过,欲扬先抑,然后讲述自己用什么方法得到了救赎。跟前面的忏悔不一样,这种回忆录的重点,不是悔恨,而是救赎,所以它的叙事模式叫做“皈依叙事”。代表作奥古斯丁的《忏悔录》。
4)以第一人称写的冒险故事。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
这4种模式,主人公都有一些天然的、几乎不用解释的动机——感到悔恨、寻求救赎、渴望成功、渴望冒险。
说明我们在回顾自己人生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参考别人,使用已有的框架。
如果你希望了解这个世界,了解其他人,回忆录肯定是一个很好选择。你可以把一本回忆录想象成一个刚刚认识的新朋友。刚认识一个人,你肯定不会对他说的一切都信以为真,你会运用你的智慧和洞察,评估他的可信度,评估他是否值得交往。读回忆录的时候,你也应该运用同样的智慧和洞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二次箴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