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松关:科学理解“两山”理论的实践
(2020-04-12 22:08:26)独松关:科学理解“两山”理论的实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涵。为了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全国都在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和方法,实现生态产品的经济价值,形成了一些典型经验和模式。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应以科学理解和实践“两山”理论为前提。安吉独松关在“两山”理论发源地实践中。
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科学理解和实践“两山”理论
生态文明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从生态方面来看,绿水青山具有生态功能和资源供给潜力,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离不开,因而具有价值重要性,堪比“金山银山”。从经济和社会方面看,国家经济落后不是生态文明,人民生活贫穷也不是生态文明,必须采取措施展现生态产品的经济价值,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不对“两山”理论的教条式理解。不能把“两山”理论肤浅地理解为绿了青了就是金就是银。必须建立健全生态产品的经济价值实现机制,增强内部造血能力,将生态效益最大化地转化为长远的经济效益,用生态环境的自然孳息回报政府、企业和社会在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巨大的投入。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建立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这就统一了各方思想,目前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成为自觉自愿的生动实践。
从国家大局层面科学地理解和实践“两山”理论
目前,我国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窗口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历史和现实生态环境问题的阶段,到了通过生态修复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阶段。这是从全局意义上做出的判断,但是区域能力并不均衡。一些地区没有经济和技术能力解决本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通过区域统筹的方法予以解决。
一方面,独松关交通不方便,工业不发达,人才资源缺乏。近期缺乏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能力。可以通过国家财政和科技支持,把这种能力的提升和脱贫攻坚、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独松关相当比例的区域被划入生态红线,难以通过工业化、城镇化的措施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如何提升其保护生态和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康养业的积极性。
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是全局意义上的工作,还应当结合独松关的主体功能区定位,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不能搞“一刀切”。
“两山”理论的科学理解和实践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条件
从历史上分析,农业化时代的绿水青山是解决温饱的食源,工业化时代的绿水青山是工业生产的资源,后工业化时代的绿水青山是品质生活的组分。研究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或者类似观念大都形成于大规模工业化的时期。这一时期环境问题相当尖锐且开始阻碍经济进一步发展,人们改善生态环境的呼声最为强烈。这个时期通称为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期。在转型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有基础、有条件得到社会最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习近平同志2005年提出“两山”理论之时,正是立足于浙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现实和经济社会需要尽快转型的历史需求。党的十八大后,“两山”理论进一步成为指导全国绿色发展的理论,主要也是因为中国正整体处于转型期,需要尽快开展转型即产业结构深入调整和工业全面升级改造。
任何理论的提出和实践的探索都不能脱离发展阶段。中国目前已经进入有能力、有条件解决历史积累和如今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阶段,通过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求的绿色发展模式,既发展经济也保护生态环境。
前一篇:人生很难
后一篇:独松关二千年留下的二十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