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0全球消费电子展巡游(三)

(2020-01-22 13:31:23)
分类: 学习
2020全球消费电子展巡游(三)


从数字化到数据驱动,再到无时不在的人工智能,这是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一个基本逻辑。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芯片、算法、传输能力等方面的不断突破,这一逻辑变得更加明显。

一切行业都可以数字化、数据化,然后借助人工智能,实现智能化。

农机公司迪尔(John Deer)展示了依靠AI和英伟达芯片运行的智能除草机,它可以代替8到10名在杂草上喷洒除草剂的工人,也可喷洒肥料和杀真菌剂。有了它,农作物里的杂草目前最多可以减少50%,未来有可能减少90%。

迪尔还展示了如何使用近红外技术作为光谱仪来观察谷物,有了这些实时数据,农民可以根据谷物的质量决定出售的价格。此外,联合收割机上的摄像机可以实时显示,在脱粒操作中谷物是否已经从谷壳中充分分离出来。

迪尔的收割机以产生数据为卖点

由于数字化和连接,各种场景中的设备本身都在扮演“信息采集者”的角色,然后通过AI分析,在显示屏上输出分析结果。

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Michael Bolle说,一个重要的趋势是“工业人工智能”。例如,博世开发的新兴传感器SoundSee搭载AI技术,用于制造业可以精准预估机器的潜在故障,用在汽车里可以根据轻微的异响判断哪个地方出现了问题,用在太空的国际空间站,通过内置麦克风获取系统和环境噪音,可以为空间站“听诊”,判断是否需要维修或者是替换。

生活智能化比产业智能化走得更快。从可穿戴设备(如博世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眼镜解决方案Light Driv,能使普通眼镜智能化),到全屋设备(三星、松下、海尔等都展示了全屋智能生活场景),智能化已无处不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不同标准下的碎片化的智能化商品,整合成安全、可靠、流畅、无缝的智能化生活,让数据流和生命一样不停。

2019年全球的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有8亿多台,2023年将增至接近14亿台。但各企业产品的互不兼容成为一个消费者痛点,厂商也不得不按照多个标准生产。比如购买一把智能锁,首先要弄清楚它是与亚马逊的Echo(使用Zigbee标准)兼容,还是与谷歌Home或苹果HomeKit相兼容。

标准与开放

一大希望是在2019年,苹果、谷歌、亚马逊,以及ZigBee联盟公司(包括三星SmartThings、施耐德电气、Signify飞利浦照明、宜家、恩智浦半导体、Resideo等)一起发布了“基于IP的互联家庭项目”(Project Connected Home over IP),该项目以互联网协议(IP)为基础,旨在实现智能家居设备、移动应用程序和云服务之间的通信,并为设备认证定义一套特定的基于IP的网络技术。

智能家居就会有一个比较通用的新标准,人们购买产品时就能知道是否可以与家里的智能系统相兼容。将来,智能家居产品的包装盒上会印有一个Logo,以便让消费者知道它是否由该项目构建和支持。(注:ZigBee是一种应用于短距离和低速率下的无线通信技术;Resideo是从霍尼韦尔拆分上市的,能够长期使用霍尼韦尔家居产品品牌Honeywell Home)。

苹果、谷歌、亚马逊发起的这个联盟,最初将专注于物理安全智能家居设备,如烟雾报警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智能门锁、安全系统、电插头、窗帘和HVAC(供热、通风与空调)控件,然后再扩展到其他类型的设备和商业解决方案。但首批产品何时上市,目前还没有消息。

在尚无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开放,就变得非常重要。

博世的智能家居平台Home Connect,正从厨房、洗衣房场景向更多生活场景扩展,2020年年中,该平台将为不同厂商生产的照明、采暖、安保和娱乐等联网设备提供大量额外的互联服务,并支持苹果HomeKit。未来用苹果APP和SIRI语音助手即可控制博世智能家居系统。博世还将通过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让合作伙伴在自有产品中自主地兼容博世智能家居设备及服务。

博世展台设置了一个小剧场,演绎一个人的智能生活。“智能秘书”掌控所有智能家居,而且和家庭成员的日常行为关联起来,你忘带什么东西了,冰箱里缺什么东西了,它会直接提醒你。你上班时呼唤一下它,它会控制机器人打扫卫生。快递员到家里,家里没人,不要紧,通过门禁智能识别,快递员可以直接把产品放到你指定的地方。

博世
三星把智能助手和机器人结合在一起,发布了球状小形滚动机器人Ballie,它能与主人交流,打招呼就从地上滚过来。早上它会唤醒主人,主人在家里健身,它帮忙拍摄以纠正动作;主人离家,它可以照顾宠物。三星还发布了厨房食品准备助理机器人,它能切菜、炒菜、冲咖啡。
无论是产业智能化还是生活智能化,背后的核心都是数据、算法、算力。机器智能比我们预计的发展要快,要好。
当然,在自动驾驶方面的进步比预计的慢,因为数据来源太多,变量太多,计算的难度超乎原来的想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